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文化建设 >

促进个体、组织和区域发展:学校文化三大功能

发布时间:2017-11-28 13:58   来源:《中小学管理》 2015年   作者:张东娇   我要收藏

所谓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在文化立校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及其作用备受关注。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文化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学校文化功能认识不够和学校文化功能发挥不充分等态度偏差和行为偏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全面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功能做起。

  2008年以来,笔者主持了全国三百余所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课题和项目。在八年实践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构了学校文化管理系统,创建了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与学校合作撰写了一百余所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在我们建构的学校文化管理系统中,学校文化功能指学校文化满足个体、群体、组织需求并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包括促进个体发展、组织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功能。

  功能之一:促进个体发展

  学校文化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是指学校文化对学校个体成员(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个体)发展与成长的作用和贡献。学校文化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

  1. 习得系统思考工具
  学校文化的首要任务是让校长习得系统思考学校发展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成为一个系统思考者。如果校长习得系统思考学校发展的工具,那么他做每件事情都是做“文化”,就可以从任何一个操作性观念或概念入手系统思考学校的发展;反之,他做的每件事情仍然是每件事情而已。

  2. 点燃教师文化激情
  学校文化的重要功能还在于唤醒、激发和点燃教师对学校文化的热情。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而应是全校成员共同认同和参与的活动。例如:学校文化建设北京项目的可贵之处在于调动了教师的激情和热情,他们愿意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

  3. 进行个体教化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具有地位正式性和管理严格性的特点。教师代表社会价值和国家意志,对学生进行教化。学校通过学校文化对新教师进行再次社会化,规范其行为,再通过教师把其社会化成果成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完成在学校的社会化。

  4. 进行社会裁定
  社会裁定是指社会成员对某种行为模式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赞同(正面裁定),也可能是反对(负面裁定)。如果社会义务被定义为行为规则,那么破坏这种规则的人就要承担某种负面裁定。在一个群体中,裁定的力量促使人们遵守社会习俗,从而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裁定的有效性首先源于人们渴望获得同伴的赞同而并非责难,从而赢得群体给予的奖赏而非惩罚。[1]社会裁定在学校的应用是教育裁定,即学校对那些影响到其文化团结的事件进行裁决。

  教化、互动和裁定的成果最终以学校成员习得的文化素养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加以衡量。文化素养能够引导个体开智慧、悦身心,过有意义的生活。文化素养的终极关怀即对人的关怀。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构成的学校和社会,一定是美好、和谐的。

  功能之二:促进组织发展

  学校文化促进组织发展的功能,包括群体凝聚、组织自信和繁荣学校三个方面。

  1. 群体凝聚
  学校文化在学校成员群体层面具有凝聚功能,这一功能通过三种机制进行和完成。

  一是价值整合。学校是传递和落实社会主流价值及其行为规范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当下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学校确立核心价值观,并围绕其建立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使全体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二是首属群体化。首属群体是由父母、兄弟、姐妹等首属关系联合而成的群体,如家庭。次属群体是由次属关系联合而成的群体,如学校。同类文化意识在首属群体中比在次属群体中容易产生。[2]在学校文化建设北京项目的数次访谈中,我们发现:学校成员无数次地把学校比喻成一个大家庭。这是把学校次属群体首属群体化的自觉行为,把社会集团意识和学校集体意识变为像家庭文化意识一样的存在。学校群体凝聚结果以团队凝聚力的形式存在,其外部表现为学校成员对学校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主要源于学校目标的设立与实现;在内部表现为学校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合作度。

  三是举行仪式。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人们对仪式的共识是,仪式具有神圣性和象征性。如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创造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大型仪式:全校师生共同肃立,从“学而时习之”的朗诵开始,连续十几分钟,有领诵,有群诵,有指挥,有助阵,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学校通过共同在场的盛大仪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师生群体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凝聚人心。

  2. 建立组织自信
  学校文化在学校层面具有组织自信功能。罗莎贝丝·摩丝·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认为,企业内外存在一种叫组织自信心的集体心理现象,帮助组织达成目标、取得成功。学校成员通过学校文化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完成价值认同及其践行,从而建立文化自信和组织自信。学校组织自信的建立有四种方式。

  其一,理念自信。学校通过创建符合自身文化气质、具有个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理念自信。

  其二,成员自信。包括教师的专业自信、生活自信,及学生的学习自信、生活自信。如北京市十一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设六个领域的40门课程,从最高级的教育家型教师到最微观的学术学分积累,赋予教师独特的专业自信。在北京市海淀区向东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日中,专家听课时发现教师和学生上课发言声音偏小,建议校长抓课堂文化从大声发言做起,校训的第一个词就是自信。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半年后,专家小组再次到学校听课,课堂情况大为改观:学生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身姿挺拔。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其三,实践自信。包括管理自信、课程自信、课堂自信和校园环境自信等。实践自信必须建立在理念自信的基础上,纲举目张。

  其四,外部公众自信。指学校外部公众对学校文化、办学成就和声誉的肯定、赞誉和积极贡献。在具有文化自信的中小学,家长义工日、家长讲堂、亲子阅读等活动项目效果良好,学校声名远播,共同积聚了学校的外部自信。

  3.繁荣学校
  学校文化在组织层面还具有繁荣学校的功能,指学校组织能够满足学校成员的生理、心理和价值需求,通过聚集社会资本、文化辐射等途径,提供充足物资,使学校成员精神从容,过上好日子。

  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或组织之间的合作进而增加学校资本积累,提高学校整合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四季青中心小学,是一所纯粹的农村小学,2008~2011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创建项目学校。该校20 09年凝练出“童心教育”主张,并将理念体系落实到实践中;2010年在争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身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12年一跃成为北京市海淀区119所小学中“办学理念最深厚”的10所学校之一。“童心教育”及其文化为学校集聚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繁荣学校意味着扩大学校文化的实践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宋继东撰写的两本文化专著《必须保卫童年: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为童年设计:完善童心教育课程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在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的帮助下,学校还举行了“童心教育”全国研讨会,100多所学校加入了其发起的“童心教育”联盟。

  功能之三:促进区域发展

  学校文化的区域发展功能,指学校文化对区域教育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包括形成学校群落和发挥辐射作用。

  1. 形成价值驱动型学校群落
  区域政府推动整个区域参加的学校文化建设行动,有利于在各个区域建设和形成各自的价值驱动型学校群落。理查德·巴雷特(Richard Barrett)在《驱动力:建设价值驱动型组织全系统方案》中明确提出价值驱动型组织(企业)概念。笔者借鉴该说法,于2014年提出价值驱动型学校概念。学校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个学校的有规律的组合和集群。价值驱动型学校群落是优质文化学校集群。价值驱动型学校是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反思和实现为主要管理活动的学校。其特征是:文化地图清晰、价值观驱动管理、内群体文化团结。

  2. 发挥辐射功能,分享教育变革意义
  在区域层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注重发挥文化在区域层面的辐射功能,开展做中学的实操策略。

  2012~2014年,北京市教委曾多次委托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承担学校文化创建和教学管理文化创建项目,以及200所学校文化示范校的建设与评估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操作中,我们应用的都是核心工作站机制—以项目学校为核心学校,提供学校文化研讨式评估现场,为校长和学校提供案例学习平台,带动若干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进程。这项计划和制度极大地发挥了学校文化的辐射作用。

  2013~2015年,北京启动了创建500所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计划和项目,这是一项以学校文化为抓手的教育变革项目和学校改进计划。这个项目实现了学校文化的功能及三点立意:在工具意义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改进模型和抓手,能够成为校长系统思考学校发展及其框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在价值意义上,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生活的全部,在此意义上,学校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凝练、认同和实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致力于改善和巩固学校的教育生活,使其重归或更加文明、美好与和谐。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人在中央的教育理想,这才是学校文化的最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