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校训校风 >

关于“校训”的别样思考

发布时间:2016-01-05 14:08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作者:范志福   我要收藏

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培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学校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据《辞海》诠释,校训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 “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辞海》关于“校训” 的诠释,告诉了我们关于“校训” 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其一,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德目”,“德目” 内容重在“做人” 和“治学”,对于学校师生具有较强的人生指导意义,能促进学校优良校风、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与巩固。其二,校训不只是对学生所作的要求, 而是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不能“置身事外”。其三,校训是需要全校师生自觉地随时随地地“注意与实践” 的,要求师生细心领会校训的内涵,并用来比照自己、督促自己,且转化为“行动” 研究, 自觉地“实践” 体验, 以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而实现追求的“愿景”。

“校训”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从其“语言” 的固有“本色” 来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校训多取自先贤哲人的经典著作中的“名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启迪人们思维。如清华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 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又如中山市石歧中学校训: “学、问、思、辨、行”, 这个校训出自《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告诫求学的人, 要多学、多问、多思、多辨、多实践。只有这样, 才能使知识变成能力,精神化为物质, “所学的一切都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 才会更多。

第二,校训往往是时代精神的“语言”折射,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思想主旋律。它以其富含时代特色的思想口号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如英东中学的校训“爱国、立德、求知、务实”,这一校训是霍英东先生亲自拟定的,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充分地体现了英东中学的人才培训目标和办学的方针,有很强的时代性。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神圣准则,只有爱国的人才会立志维护国家的尊严,才会立志建设这个国家,才会立志为这个国家的富强而奋斗、而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立德”是告诫师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遵守社会约定的行为准则,不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求知”是激励学生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 而作为一名教师则应该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赏识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使每一位学生愿学、爱学、乐学,竭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以便学生将来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务实”是讲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不能漂浮,不能浅尝辄止,因为“在沙漠上是难以盖得起高楼的”,要以“务实” 的作风奠定“坚实” 的基础。又如河南开封高级中学的校训: “诚毅和爱,与时俱进”。这一校训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演变过来的。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这个学校的校训为“诚毅和爱,端诚勤俭”;70年代则以“立志成才,振兴中华,刻苦攻读,献身四化” 为校训;本世纪的学校百年校庆前又恢复了“诚毅和爱” 的校训,同时对校训进行扩展,确定“诚毅和爱, 与时俱进” 为新的校训。 “与时俱进” 是江泽民同志对我国古代经典哲学“与时偕行” 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围建党立国的重要哲学思想,开封高级中学把“与时俱进” 引入校训,使校训带上了明显的时代色彩。

第三,校训是人性化、哲理化、个性化语言的有机整合,彰显学校个性特征和地域色彩。如海南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不仅表达了宽广、博大、开放、包容、自由的意境,更为重要的是把海南大学“四面环海” 的海洋地域特色也鲜明地反映出来了。这校训出自经典名言,凸显出“大学” 的文化韵味。又如洋思中学的校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富有教育哲学智慧的生动语言,集中反映了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既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又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坚信我能成才。极具人性化的话语,充满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再如柳州市雀儿山路二小的校训: “文明、好学、活泼、上进”。这是面对充满情趣、天真无瑕的小学生的校训,它简单通俗,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征,学生易于理解,有很浓厚的“小学生味”。对于小学生的校训,如果太成人化、标语化,学生难以领会,那就可能会使校训成为“束之高阁”的“墙头文字”,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一所学校应该有一所学校自己的校训,并能有效地发挥“校训” 的教化作用。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笔者在“观照” 学校校训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不少学校对校训并不重视。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形:一是学校校长心中无“校训” 的概念,甚或可以说校长不明白校训为何物,不明白“校训” 的价值所在,因此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训”。这类学校有相当的数量, 以农村小学为最。二是校训随意拼凑的多,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不是“勤学、文明”,就是“开拓、创新”,不是“勤、爱”,就是“严、实”,有的学校的校训是完完全全照搬人家的,因此有完全雷同的“校训”。这样的校训,往往脱离学校的实际。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也不能为师生广泛认同。三是学校有规范的“校训”,但师生甚或领导不知道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更不知道校训的内涵。笔者曾有意做过一个简单实验: 电话询问学校领导,你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真正能完整准确回答出校训的不过十分之一;随意问学生,你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多数学生不知道,少数能答上一部分,但不完整;能说出校训内涵的,几乎没有。这三种现象表明,学校对“校训” 还没有高度重视,校训的应有作用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为了让校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训”, 笔者认为,除了学校校长心中要有“校训” 的理念外,更为重要的是讲求“校训” 的确定、解读、运用的策略思考。

首先,“校训”的确定要民主,要集思广益。校长有很好的办学思想,但不一定都能形成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应是客观事实。“校训” 比较集中地反映校长的办学思想,语言文字要求高度凝炼,校长们往往“力不从心”。笔者主张运用“头脑风暴法”, 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来解决。可在全校开展征集“校训” 的活动,让全校师生参与,尽可能地多收集到一些原生态的“校训”,再由学校组成评审小组组织评审,从中挑选出最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校训” 作为学校的校训。这样集思广益形成的校训更贴近学校实际,更能够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也许能真正成为学校师生的“座右铭”,成为行动的指南。

其次,校训的“解读” 要与时俱进。校训一经确定后,一般不要修订。如果一定要修订,也要师生全员参与,要认同修订的“校训”。在贯彻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标准条件下所形成的“校训”,难免会出现要求趋同、风格相近、用词较窄的情况。其实,校训中大量出现“勤奋、团结、创新、文明” 的字眼,是可以理解的。在“雷同” 的境况下,关键在于各校领导对于自己的校训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师生的特点加以“与时俱进” 的诠释, 以不断补充丰富其内涵,并通过宣传学习,使教师、学生真正能理解,并能努力实践。笔者认为与其不断地改校训,不如赋予校训新的内涵,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并长期坚持下去。

再次,“校训” 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效应,其贯彻执行要与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让师生从认同理念到实际行动,再由实际行动到自觉同化。学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把校训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方式, 让师生在“活动” 中加深对“校训” 的理解,使之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精神力量。为了激励全校师生,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激励师生齐心协力,实现“校训”要求的共同愿景。

教育是一种踏实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在“行动研究”上下实功。不能让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训变成美丽的词藻,悬在“公见之地” 就万事大吉,那样的话,再生动的校训也不会对广大师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