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她是中囯绝色美人,入狱6年,出狱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下了轰动世界的一

发布时间:2018-08-22 16:08   来源:搜狐网   作者:author_isig   我要收藏

1971年

中国上海提篮桥监狱

一批女囚从大门走出
她们神情麻木,脸色憔悴
身上的衣服懒懒地搭着
可在这群人中
有一个人却很不一样
她的衣服朴素却很干净
双眼明亮,脚步不急不缓
优雅的姿态仿佛刚刚赴宴归来


她一生的所言所行
至今想来都让人震撼不已
她,就是郑念



她家世显赫
从小就被娇生惯养
而她命运多舛
中年丧夫,晚年丧女
更经历了长达6年的监狱生活
可她非但没有被成功“改造”
更没有改掉一身的“小资毛病”
出狱后,这个女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写下了轰动世界的一本书

1915年她出生在北京,原名姚念媛
祖父姚晋圻,是清末民初大儒
逝世后,总统黎元洪以其
“学术精通,道德纯备”
明令国史馆为之立传
父亲姚秋武官至将军

她有着优渥的家境
生活富足,国内外都有存款
平日里佣人伺候,她曾写道
我独自一人待在书房里
因着那恹恹的暑气
括在乳白色乾隆古瓶里的朵朵康乃馨
都垂头丧气
沿墙一排书架,满是中外经典名著

 

她有着出众的外貌
在天津南开读中学时
她曾四次登上过《北洋画报》封面
而当年名声大噪的赵一荻(赵四小姐)
也才只登上过一次《北洋画报》
她的身边,宦子弟追求无数
成为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



少女郑念



她还受过最好的教育
曾在当时中国最优秀的
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就读
后赴伦敦经济学院留学
并取得硕士学位



在伦敦留学期间
她和中国学生郑康琪互生情愫
结婚后,郑康琪担任
国民政府驻澳大利亚外交官
于是她陪着丈夫到悉尼长居
此间诞下一女梅平

最心爱的人相伴左右
生活富足而安逸
这是她此生最幸福的时光

她本可以继续这样幸福下去
却偏偏和丈夫异口同声选择了回国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
她和丈夫毅然回到当时的上海
夫妻俩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

希望为新的中国做贡献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
正是这个爱国决定

会让自己及家人受尽非人的折磨


郑念一家三口

42岁,丈夫因病去世

中年丧夫,她非但没有消沉
反而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一边工作,一边抚养幼小的女儿
为了纪念丈夫
她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郑念
即:思念之意

精通英语的她
被聘为亚细亚石油公司总经理顾问
她每天周旋于公司、政府之间
努力工作,以维持生活的原有品质
她住的仍是花园洋房
佣人数名,家里陈设明清古董

当时偌大的上海滩
保持这种生活水准的不过十来户
一位英国朋友曾称她家是
这个色彩贫乏的城市中
一方充满幽雅高尚情趣的绿洲
她自己也说
我的居所虽称不上华厦美屋
但就以西方的标准来说
也可属于趣味高雅的了
为了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郑念费尽苦心

即使只身一人
也勇于承担家庭的重担
这是真正的名媛

 

20世纪30年代上海富裕家庭举办party的情景

 
失去心爱的丈夫后
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
乱世的洪流
将她卷入万丈深渊

文革初期
红卫兵时时上门审讯
她预感风暴将近
情况眼看着艰难下去
她首先想到的却不是自己
而是佣人们
为了替我的佣人着想
在红卫兵对我家宅查封之前
我已决定把那六千从银行支出的钱
分给他们
她断然拒绝了佣人们
与她共患难的要求
毅然决定独自承受命运的暴风雨

心中有仁,眼里有爱
不因富贵而丧失同情心
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文革前的郑念住所

 
不久后,
这场她预料中的风暴果然来了

家世显赫,留学背景
还供职外商公司
无论从哪方面
她都注定无法在这场浩劫中幸免

一个早晨,她正坐在家中
三四十个陌生人破门而入,乱砸一通
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陌生人
她镇定自若
甚至还冒着被殴打的危险
用“可以去香港拍卖为国家赚外汇”的理由
保存下了明代的德化窑名家雕刻观音像
大青花瓷盆等数十件珍品
善良的她,还帮助一名

偷拿她戒指和手镯的女红卫兵打掩护
让小姑娘有机会把偷拿的东西
“不着痕迹”地还回去
免于被同伴批斗的命运

红卫兵还要拉走她的冰箱
她却悠然地吩咐厨师
为她准备早餐

然后坐在厨房的桌子边
吃着配牛油和果酱的吐司
淡定地呷着咖啡
甚至还告诉红卫兵小姑娘

咖啡是什么

精心呵护的家就这样空了
女儿惊慌失措
她却镇静地说
凡事总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
 想想那些古董,在属于我们以前
不知被多少人拥有过
经历过多少战争和天灾人祸
我们之所以能得到它
是因为有人失去了它
当它们为我所拥有时,我可以玩赏它们
现在,我失却了它们
就让别人去玩赏它们吧
人生本就是过渡
财产并不是最重要的

面对飞来横祸,却从容不迫
名利财富,视作过眼烟云
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