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按类型 按区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

发文组织: 发文文号:人社厅函〔2016〕252号  发文日期:2016-06-24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精神,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我部组织编制了《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现予以印发。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技工院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教学。2016年秋季学期,要面向全体在校生将工匠精神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从2017年起,要将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德育必修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利用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模块、入学教育等学时,安排教学一般10课时左右。

  为帮助技工院校开展好工匠精神教育,我部根据《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组织编写了《工匠精神读本》,将于2016年7月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各技工院校要积极使用《工匠精神读本》开展教学。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反馈(电话:010-64961892);征订《工匠精神读本》相关事宜,请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联系(电话:010-64962620)。

 

  附件: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6年6月24日

  附件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性质

  工匠精神教育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需要,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二、课程目标

  课程是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工匠精神读本》为载体,重点通过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要求

  (一)课程列入学校德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建议用8个课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2个课时进行综合测评,总计10个课时。

  (二)学校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特别是深入了解校友中杰出工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当代工匠。

  四、课程内容

  (一)工匠之道:继往开来薪火传

  1.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距今大约2万年前的陶工,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工匠。工匠的出现源自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既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也留下了以“探索”和“至善至美”为特征的精神财富。

  2.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工匠不但生产出当时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还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甚至引发了人类社会的科技变革,将人类的各种奇思妙想转化为造福时代、泽被后世的科技成果。

  3.我国当代“大国工匠”的故事为工匠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以他们为代表的当代工匠是打造“中国制造”的人才基石,是实现“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时代需要大批优秀工匠,各类工匠特别是“大国工匠”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执着专注:一生只做一件事

  1.工匠对于手艺所能达到的境界都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他们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特别是当代工匠,已不再将手艺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视工作为事,视责任为使命,视技艺为财富,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工匠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着专心致志的投入。他们潜心钻研技艺,对工作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往往能达到忘我的境地。优秀的工匠甚至“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三心二意,不见异思迁。

  3.工匠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淡泊宁静,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往往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快乐,不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三)精益求精:要做就要做最好

  1.工匠有严谨求实的做事原则和工作态度。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有着非常高的品质要求,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艺应用都有着客观精确的认识和细致周全的考虑。他们敬畏自己的工作,用心做事,能够赋予产品独有的精神气质。

  2.工匠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行为习惯。他们严格遵循工作规范和品质标准,踏踏实实做事,一板一眼工作。他们不走捷径,在精、细、实上下功夫,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他们注重细节,精雕细琢,不允许自己的产品留有任何瑕疵,竭尽所能将产品做到最好。

  3.工匠有“要做就做最好”的志向。他们对技艺和产品品质有着能到达“极致”的严苛要求。他们不以生产合格品而以生产精品为目标,不刻意追求当下而是放眼长远。他们不断改进工艺,提高品质,力求在业内能长久地领先同行。

  (四)创新进取:愿乘长风破浪行

  1.工匠有着艺无止境的学习理念。他们对技艺的追求没有尽头,这让他们除了入门时的勤学苦练,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技艺水平。他们敢于质疑现状,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创新进取,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2.工匠对技艺和产品品质有着积极进取、推陈出新的情愫。他们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创新有动力,就是为了在现有努力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他们学习新知、探索新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也要掌握内在机理,就是为了能够突破自己。

  3.工匠都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气魄。他们善于发挥专业团队的合力,不怕失败,勇于担当。他们善于将经验技艺与当代科技完美结合,立足生产一线,实干巧干,发奋攻坚。他们坚韧不拔,默默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五)匠心筑梦:家国情怀铸人生

  1.工匠的梦想也是国家的梦想、社会的梦想,一个工匠只有将国家之梦、社会之梦作为自己的梦想,才能够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也才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诚实劳动、勤奋工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工匠操守。

  2.工匠总是用自己的技艺和产品品质来彰显理想和追求。他们对技艺勤学苦练,对产品精益求精,对责任勇于担当。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努力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他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者。

  3.工匠总是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工匠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只有通过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精美的产品才能得到实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普通的工作中,将“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融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技能报国的理想追求雕塑自己的工匠人生。

  五、课程建设

  (一)德育教师是完成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通过社会实践、专门访谈等各种路径加强自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技工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工匠”。

  (二)以《工匠精神读本》为基础,建立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库。注意搜集校友中杰出工匠、学校所在地区各类能工巧匠的成长故事和主要事迹,努力形成学生身边的工匠群体和工匠文化氛围。相关教学资源可登录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http://zyjy.class.com.cn)查看。

    (三)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及时付诸实施,并以合适的教育测量技术评估活动成效。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积累优秀课型和活动案例,努力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四)学校要努力营造卓有成效的校园“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各科课程,特别是实训课程教学之中。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六、课程评价

  (一)工匠精神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课程建设及学校对课程的定位等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水平综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课程建设及学校对课程的定位等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工匠行为习得程度来体现。

  (二)具体的评价方法,提倡采用公开讨论、案例分析、专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开放的平台,让师生在自主、自在、自为的状态下,在相互观察、交流和借鉴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不提倡采用书面闭卷笔试并以笔试分数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

  (三)课程的评价结果应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后续学习行为变化及职业素养养成情况评估的基本参照。

来源:http://www.mohrss.gov.cn/gkml/xxgk/201606/t20160630_242615.html

查看更多
相关附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