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育教学 >

用嫉恶如仇的态度守住孩子品行的底线

发布时间:2017-03-31 11:43   来源:《人民教育》 2017年   作者:韩竹海   我要收藏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德育上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德育工作能有效果,认为我们的说教声会被社会上的各种噪音淹没,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适合的时机,没有表达出我们心中嫉恶如仇的底线态度。
 
  来越敏感了,部分孩子从小到大,在家中就没听过批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观念他们根本就没有,他们认为:“凡是我听着不顺耳的话,都是对我不好的。”极个别的孩子还会因为受批评跟教师动手,甚至还有自寻短见的。

  不批评学生的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我想,在教师心中,孩子品行的底线必须要有,在底线之上我们或许可以通融,可以用一些语言技巧化解,但一触及品行底线,教师绝不能袖手旁观。当然,在学生触及底线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反复地表达我们的底线在哪里,那是绝不能触及的。
 
     笔者今年已经四十出头,对于学生触及品行底线时校方应有的态度有切身体会,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做学生时的两段经历,这些经历让我铭记现在真正敢管学生的教师越来越少了,很多教师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只要不影响我的教学,我就视若无睹。这是因为,一来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个性了,很多孩子都非常有主见,你管他,他或许表面听你的,事后还会我行我素。
 
     二来是在很多事情上,对错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你在学校里的谆谆教诲,抵不过周末两天孩子回家后的耳濡目染。其实,这可能也是好事,社会越来越多元,人们持着各种不同的观念生活、工作、交往,只要不违反人伦纲常,各种行为都没有原则上的对与错,以往在学校不准穿牛仔裤、不准唱流行歌曲的年代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教师不敢管学生还有第三个理由,就是今天的孩子对批评越在心,终生难忘。
 
     第一段经历:我的高中学校利用暑期将教室及走廊墙壁粉刷一新,但开学后的某一天却在高二年级走廊雪白的墙上出现了一个刺眼的脚印。校长发现了这个脚印,他立即召集高中部的18位班主任,由班主任带领,每个班的学生逐个到这个脚印前面抬脚比对,18个班级900多名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一个一个比对,早读课时间不够就用第一节课时间,第一节课时间还不够就用第二节课时间,有一种不抓到“元凶”不罢休的劲头。但折腾了一早上,还是没有查出“元凶”,也没有学生“自首”,“脚印事件”最终也成了一桩无头案。当年做学生的我,听到了不少同学的议论,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浪费了大家宝贵的学习时间。但通过这件事,大家也有了一个6 2017.02人民谈VIEWPOINT 观 点共识,那就是这位校长对破坏校园环境的事件很重视,下次不要去触碰这根高压线。这个脚印当天就被擦掉了,但一个无形的脚印却印到了全校师生的心里,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再没有看到墙上出现过脚印,学校的墙壁一直都是白白的。
 
     第二件事发生在学生宿舍,当时的宿舍每层楼共用一个盥洗间,值班校长在水池中发现了剩饭,二两左右,旁边还扔了半个被水泡开的馒头。学校是禁止将饭菜带到学生宿舍的,学生就餐只能在学校食堂,食堂都有值班老师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将饭菜吃完,乱倒剩饭剩菜的现象没有。是谁这么大胆将饭带到宿舍,并公然将剩饭倒在水池中,这个“天大”的事件很快又惊动了学校高层。我记得,那天早上又是一个班接着一个班的学生集体到这堆剩饭现场接受教育,校长一个班一个班地说教,到最后一个班时,嗓子都说哑了。最后,这堆剩饭是谁倒的变得不太重要,学校对于倒剩饭的这种行为表达了不能容忍的态度。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的生活条件都还不是很好,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非常理解校长的心情。我们再次领教了这位校长的威力,浪费粮食又是他不能容忍的底线。
 
     现在回想当年的这些教育事件似乎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在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上,想不到大多数同学都有印象,都跟我一样深有感触,校长那种发自内心的嫉恶如仇的表情至今仍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抓到“元凶”誓不罢休的态度和说到了沙哑的嗓音都在表明着当年校方对学生品行的底线:你绝不能再这么做了!今天,我们对孩子们的底线可能不再是水池中的二两剩饭或一个脚印了,我们的经济条件更好了一些,但也有一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比如欺凌小同学,说谎不诚实,自私到危害公众或他人利益等等。从那位校长那里,我们应该能学到,找机会表明我们嫉恶如仇的态度很重要,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阶段,必须向他们表明做人的底线。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德育上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德育工作能有效果,认为我们的说教声会被社会上的各种噪音淹没,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适合的时机,没有表达出我们心中嫉恶如仇的底线态度。这位校长的两个行为却真的让我有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对我的人生观有了直接的影响。回想起来,他的教育时机找得好,把两件看似不起眼、却很有深意的小事做到了极致,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同时,我还在想,当年一个不漏地比对脚印,还能查不出“元凶”吗?很可能是老师们跟校长都有了一种默契,保持一种认真且高压的态势就够了,真的找出那个孩子未必就是好事,对事不对人才是批评的原则。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