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育教学 >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审视与生态促进

发布时间:2021-04-08 21:47   来源:未知   作者:author_isig   我要收藏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社会处于重大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洞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意蕴,重新审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发展水平,探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生态学路径,是值得关注的重大社会性问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任务是成长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认为,与成年人相比较,青少年心理发展任务是一个基础性任务,也是一个关键性任务,直接影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是因为心理发展任务不需要考核,且具有隐秘性、难以衡量的特点而容易被忽略。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一边解决自身的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任务,一边接受社会布置给他们的各种学习任务。当面临学习的压力,特别是面临高利害的升学和就业竞争,会进一步催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尤其是处境不利儿童(包括学习困难儿童、问题儿童等弱势群体以及超常儿童)更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攻击或反社会行为。

日本心理专家和精神病学家指出,“目前日本15岁的青少年,身体相当于约25岁的成人,而心理发育水平只相当于约10岁儿童”。这具有一定共性,青少年面临着身心发展的不同步、认知偏激与情绪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发展的矛盾、自我同一性混乱、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的冲突等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正确的引导下会让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具有可塑性和可教育性。

2012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2016 年12 月国家卫计委等 22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就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出专项部署。这是国家层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重要部署,需要进一步落实。

历史变迁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审视

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人们的心理状况也在发生变化。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现实状况的审视,发现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随经济增长而提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12-18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数随着年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这种现象不只是在我国出现,很多发达国家在经济迅速上升时期都曾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升期社会问题会增多,因为社会变迁会带来心理适应的困难,进而给人们带来更多压力、焦虑、抑郁,青少年更不例外。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还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在逐年下降。教师职业需要大量的情感付出,各方面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社会责任要求很高,但其收入水平却较低,尤其是乡村教师。教师职业倦怠,师生关系恶化,都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这些反映了社会变迁的社会心理指标,尤其是一些消极变迁趋势需要高度重视。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破坏力日益增强

调研发现,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同时,有些青少年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破坏力强大,破坏结果严重。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暴力犯罪占比很高,呈现出低龄化、群体化、暴力化、职能化、突发性的特点。

(三)网络成瘾与“空心病”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杀手

网络成瘾、游戏成瘾日益成为这个时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成瘾、游戏成瘾让青少年的学业、生活以及真实的人际交往受到严重影响。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定义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游戏障碍”是一种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其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以至于其他活动都必须让位游戏,而且不顾负面后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与从未有过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经历的人相比,正在或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将更易引发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等心理问题。

“空心病”是当前青少年较普遍存在的另一种心理问题,“空心病”青少年的生活没有目标感,他们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青少年很可能会成为“啃老族”;即便走上社会,也因缺乏变得优秀的心理动力和能力基础,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更极端的还会轻生,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人生观。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促进

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是,新时代的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具有多变性、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青少年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以上特点,因此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不再是独立问题的解决,而是要构建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场的作用力。

我们亟须重建教育生态发展观,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让师生、生生和谐相处,让亲子关系和谐幸福,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生态,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一)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服务体系:贵在治未病

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更多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是一种生物医学观和治疗模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其中少有作为。家长和学校面对的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此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导致问题行为,甚至已经发生反社会行为或者暴力犯罪,家庭和学校就会感到措手不及、无能为力。其实,心理问题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心理障碍”,指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考试失利、与亲友吵架造成的一段时间内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或性格偏离等。第二阶段是当心理问题加重之后会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即“心身症状”。心身症状的疾病种类很多,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常见的症候群如反复腹痛,约有10%-25%的学童有此问题,特别是在3-9岁间;又如慢性疲劳症,一般常见于成人,但小孩也可能出现,通常定义为持续的失能性的身体疲倦长达6个月,常见心情低落又找不到器质性病因。第三阶段,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会被转移到与其宿主关系亲密的人身上,宿主却感受良好。第四阶段,最严重的情况是心理的症状扩展到心理问题宿主的生活与情感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等,整个人的社会处境处于病态之中。

以往学校和家庭关注到的孩子心理问题大都已经处于第三、第四阶段,其实教育更需要关注孩子第一、第二阶段的心理问题,在上游筑牢堤坝,防患于未然。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必须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制定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标准,进而建立基于标准的心理健康问题评估和预警机制。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早预防和干预。然而我们目前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估诊断工具,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本土化程度不够;而且往往使用的是学术研究版本的心理测量诊断,测量结果解释过于专业化,不能很好地满足青少年自身、家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构建一个符合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心理发展情况、更为生态的标准体系与评估量表显得非常重要。这个生态标准与评估量表,既要有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发展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标准建立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又要能够引导青少年个体进行自我心理觉察、审视与促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搭建一个具有一致性、全面覆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服务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比如家庭、幼儿园、学校的班级;中间系统比如学校和家庭;外层系统可以泛指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社区、父母的工作单位、亲戚朋友、儿童的医疗保险体系等;宏观系统主要指社会风俗文化、价值观、法律级别的文化资源等。宏观系统不直接满足儿童的需要,但是为其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也同时影响各内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对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支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等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矛盾,他们难以适应不同系统提出的不同的要求与规范。青少年需要一个具有一致性、更为生态的支持系统和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包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辅导咨询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等,为维护在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在学校中共青团组织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城市社区心理服务体系也已基本搭建好,但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心理服务体系还非常薄弱,这也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构建、生态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实现全面覆盖,关注、观察、关心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是部分已经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因此工作重点并不只是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咨询与干预,而是贵在构建和谐生态的教育观、教育环境、教育文化,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旨在治未病。

(二)建立良好心智生态模式:提升青少年自我平衡与调控能力

笔者认为,心智模式是人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反应偏好的心理模型或心理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青少年的心智模式正处于随着身心发展逐步建构过程中,具有相对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也同时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大都源于其不健康的心智模式,如认知狭隘与偏激、情绪情感的失控、行为缺乏伦理规范等。为减少此类问题行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家庭和学校可以利用青少年心智模式的特点进行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构建良好的、积极的、高水平的生态心智模式,即建构起与社会生态相适应、和谐运行的生态心智模式。

综合来看,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问题,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缺乏正确认知,而容易引起的考试焦虑、厌学等;人际关系问题,人际交往是人建立自我认知和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对于认知体系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而言,人际关系问题往往反映的是认知、自我意识、价值观等发展的问题;生活适应性问题,如升学造成的适应性障碍、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沉迷网络等,其中也多涉及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的确立与实现。上文提到的“空心病”也是一种价值观缺陷所导致的心理障碍,让青少年陷于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社会价值多元也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观的混乱,上述种种青少年心理障碍和问题正是价值多元时代衍生出的“时代病”。

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抵御一万个不好的问题行为。研究也发现,具有很多积极心理品质的青少年,其心理问题更少,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因此,通过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和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寻找自我,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幸福的原理与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新时代青少年“空心病”“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行为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并提出了幸福的五个元素或者说五种方法:一是积极心态,二是专注与投入并产生心流体验,三是发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四是在专注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就感,五是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入手,让学生在学习本身中找到意义和价值,在丰富的实践中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在自我认知体系和价值观的完善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人天然具有认知偏好,喜欢选择自己认为有趣、有利又有价值的事业,但同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发展是青少年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对国家、社会、文化伦理的高度认同,构建社会发展的大局观、生态观,让个人价值的发展和实现融入社会核心价值。青少年需要平衡好自身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偏好,平衡好自己与社会、自然、他人的各种复杂关系,实现身心和谐,与世界和谐相处。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