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育教学 >

重在建构: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

发布时间:2017-01-10 11:25   来源:《现代教学》   作者:王厥轩   我要收藏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对民族精神教育有一个很好的归纳,他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实质是族群归属,其内容为三层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与公民人格。归属于最大的族群共同体,是为国家认同,归属于最久远的族群传统,是为文化认同;将这种认同内化于个体心理中,则为公民人格。作为一种国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要唤起青少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生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
  那么,公民人格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十多年前,国家曾发过四个重要文件: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公民素质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同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心。就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社会成员据此行动的基本标准和生活态度;就社会而言,它营造了一个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和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公民人格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今天,当我们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必须对公民人格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比如,诚信即待人处事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它是日常行为诚实和人际交流信用的合称;诚信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对极端利己主义、金钱至上行为的否定,展示了为人处事的一种正确态度。现代诚信教育,不但要继承和发掘传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资源,更要在培育诚信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
  又比如,什么是责任?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有许多事情,你不一定喜欢,但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责任涉及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即对他人和对社会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责任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基本品质,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指标。
  再比如,什么是自强?中国传统道德重个人修身,重气节,重道德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道德自主,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二,坚持理想与道德人格,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三,志存高远,又持之以恒。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中有许多好的方面,但由于传统社会的影响,天然地会带有某种历史“失重”和“瘸腿”现象。比如“诚信”,如果只能植根于传统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之间就很难真正产生信任与善意。又比如“自强”,我们强调道德意志却往往忽视权利伸张,而没有法权支持与保护的人格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再比如“仁爱”,其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北宋思想家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豪迈壮烈,但中国人的仁爱始于血缘关系,这种由血缘人伦向外推及的“仁爱”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中小学生的公民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十年前,于海教授曾率一批科研人员对大中小学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其中,对高中生在27 项行为规范调查中的情况进行归纳可以看出高中生在待人接物、行为处事方面的价值判断。
  在27 项行为规范选项上,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小学生都要做得差。具体而言,选率在75% 以上算作规范做得最好;选率在60% ~75%,算做得次好;选率在60% 以下,算做得一般(而初中生和小学生的三项选率,远高于高中生)。
  做得最好的规范是:耐心听别人讲话;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微笑待人;准时赴约;及时表达谢意与歉意;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做得次好的规范是:不在墙上、课桌上乱涂乱画;看见红灯不穿行;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坚持把要扔的杂物扔到垃圾桶里;别人的东西不乱动;等家人一起进餐;进出家门主动问候父母;不能按时回家设法给家人打电话;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知错就改。做得一般的规范是: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天天锻炼身体;总是将正事列为优先;不偏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说了就要努力做;不骂人不讲脏话,上下楼梯靠右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在车上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座。
  在调查问卷中也看到许多让人忧心的问题,比如:知道美国总统的人数超过了知道中国国家主席的人数,这主要反映的并不是学生亲美,而是整个社会对美国的态度;把各类明星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对历史和现实中的真正英雄,几乎是熟视无睹;在选择为什么要出国、学习英文等问题的价值判断上,表现出很明显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公民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建构。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由社会变迁和环境因素而形成的人格冲击、裂变和再塑造在所难免。就人格形态而言,目前大多数国人正处于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由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和过渡状态。就整体而言,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同时在个体独立和精神提升两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公民缺乏足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个体独立性不强。尽管人们具有公民身份,但缺少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甚至公民热情。对社会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迁就、屈从和忍让。社会应体现出的对公民的尊重与民主也表现得不够充分。
  其二,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很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与个体缺乏独立性密切相关。公民既对自己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认识,又对应尽的义务缺少担当。在行为上表现出犹豫不决,缺少判断,难以形成公民群体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形成对社会上的违法乱纪、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和现象的有效监督。
  其三,从整个社会看,权威主义和服从主义仍然占据上风,依附性臣民意识依然严重,人们缺乏足够的公民意识。由此,既不能很好地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不能使自己的权益免受伤害。
  其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偏重物质,注重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视消费主义为时尚,缺乏精神追求。
  有国际研究表明:13~18岁,也就是从初中生到高中毕业这一人生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养成,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育与塑造核心价值观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可塑性强;其二,一旦形成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就相对稳定。

     三
 
  在进一步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其一,要把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生的奠基工程加以重点推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绝对不能孤立地进行,它要求我们把道德价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注重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它要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中、在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中愉悦地学习,有尊严地生活,健康地发展。
  具体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有意识地进行独立人格培养,这是培育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当然,我们在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生。
  二是要进行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公民人格的核心是对权利和责任的尊重与敬畏。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责、权、利分明,能自觉担当自己的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完善与发展自己。三是培养学生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个体的独立是通过对自由精神的崇尚和追求表达出来的。自由精神是公民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个体走向独立的前提。当然,个体自由不是意志自由,而是借助意志自由打通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整个社会也要培育和发展每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社会持续稳定。这样,个体人格必然是“精神”战胜“自然”,“自由”战胜“必然”。
  讲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是要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要了解和懂得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要正确行使个人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是要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起高远的理想,不断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二,要把公民人格教育贯通于学校教育的课内与课外。对公民人格教育空间的运用,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还要拓展到课堂之外;其资源的运用,不应局限于学科自身,还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激活与唤醒学生身上储存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由此提升他们的情感品质。
  其三,要以全面发展的教师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前文已提到,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乃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其本质内涵是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学生心灵。要把这件事做好,前提是教师的视野、内涵、修养都要得到提升。没有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显实效。
  怎么样才算是全面发展的教师呢?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依赖于教师的“健全”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教师的“自觉”发展。只有经过“健全”“全面”“自觉”的历练与修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