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学校管理 >

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发布时间:2017-01-05 17:44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author_isig   我要收藏

陪一位老友漫步校园,自然同他谈起学校的一些事。他认为许多做法“富有创意”,不停地赞叹,但同时又在惋惜:“怎么不找媒体宣传呢?这些做法多么令人欣赏啊!”我说:“为什么要宣传呢?教育又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说实话,有意无意把教育当“欣赏品”来打造的人还真不少。每当需要展示教育成就的时候,比如大型迎检、重要领导来视察,有的学校总会提前一两个月或更早做准备:先声夺人的展板,眼花缭乱的橱窗,千人的操场吟诵,流光溢彩的演出……当然,还有被精心“提炼”出来的一套套“理念”,这些理念又总是通过整齐而富有修辞美感的语句表达出来,诸如“以什么为导向,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宗旨”等。总之让人感觉,教育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具有“观赏性”!。
  恕我直言,上述拿给领导和媒体欣赏的“教育”其实并不是教育本身,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也不是学校的常态。师生们心里都明白,别管校长在汇报时如何四言八句地吹着学校的“特色”、学校的“创新”,欣赏之后,校园归于沉静。平时还与所有学校一样,上课、备课、作业、考试……毫无“欣赏价值”可言,但教育本来就是这么朴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决不反对实事求是地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办学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检查以及各种督导也是必要的。问题是,无论汇报还是检查,所展示的应该是真实的。“真实”,就是学校宣传的与师生平时所感受到的是一回事。北京十一学校的一项调查表明,93.7%的学生认为“学校平时做的和说的一致”。别小看这个调查结果,在我看来,“说的和做的一致”,说明北京十一学校所做的的确是真教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两个词进入了教育领域:“包装”和“炒作”。这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定位有关——学校究竟是为谁发展的?如果是为孩子的成长而发展,那么无论做什么,孩子天天在学校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哪里需要“包装”和“炒作”?只有眼光对外(舆论)对上(领导),才需要“包装”给别人看,需要“炒作”让人家知道。按照这个逻辑,教育自然是做来给别人欣赏的。而善于包装、热衷炒作,这似乎是某些校长眼里“打造名校”的一条“规律”。
  都说现在的教育很浮躁、很功利。芝麻大点事儿,有的校长也会很有“市场敏锐感”地想到媒体,想到“提升形象”“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唯独很少想到本校教师和孩子是不是有实实在在的成长与收获。北京十一学校有97.3%的学生表示“我为进入这所学校感到自豪”,这才是该校真正的成功。
  回到那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学校的一切是为谁而存在的?我想到了几年前参观过的帕夫雷什中学。按今天的眼光看,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是多么“富有创意”呀,又是多么“前卫”呀!但帕夫雷什中学一直没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不仅谢绝“宣传”,而且他刻意让学校保持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在他看来,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不是别人。
  帕夫雷什中学离我们也许远了一些,那我就说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学校吧。几年前,我去四川省阆中市开会时,偶然看到一所让我感动的学校——天宫中心学校,坐落于距县城30多公里的山坡上。我们走进校门,首先看到一群孩子在表演快板,他们唱的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三字经”。然后是三个男生表演的自创小品,主题是环保。还有一男一女两队小学生在赛歌,唱的都是有关蔬菜的内容。我们来到操场,几百个学生正在做课间操,但他们做的操很特别,叫“劳动操”,因为这套课间操是师生们根据劳动的动作创作的。我仔细看,果然在孩子们的比划中有挖地、擦汗等动作。
  这所学校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还要上劳动课。而劳动课就是种菜、养猪等。我大吃一惊,刚开始还有些不相信,但参观了学校蔬菜种植园、水产养殖区、生猪养殖园、食用菌种植房、豆芽种植房及农副产品加工园后,我不仅相信了,而且很感动。我们还看了学生宿舍,从各寝室里的陈设看,孩子们的家庭显然并不富裕,但室内外都很整洁。听说学校开展学生自我服务管理,包括打扫清洁卫生、整理寝室内务、洗衣、做饭等自主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寝室由自己命名,许多名字特别有趣,比如有谐音的“俭朴寨”、“舒服家”,有以天宫景点命名的将军庙、天宫院等,各个寝室布置得规范整齐,清新舒适,令人赏心悦目。
我想到当年陶行知所倡导的劳动教育。我看到了真教育,看到了真正的平民教育。尽管这所学校并没有贴这样的标签,也没有提炼出什么模式,学校也毫无知名度,但师生们并不觉得失去了什么,或者说没有得到什么。他们怡然自得,且自乐。
  因为教育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只要教师幸福并且成功,只要孩子快乐并且成长,就足够了。有没有媒体的追捧无所谓,有没有领导的题词没关系。因为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