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育教学 >

真实的诺言——罗森塔尔效应

发布时间:2016-01-26 16:09   来源: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作者:刘懦德等   我要收藏

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波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

罗森塔尔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谎言何以成真?是“期望”这一魔棒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享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名单对老师产生了暗不,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所以在心理学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种效应在现实的生活中,特别是教育中屡见不鲜。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仅仅在小学上了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智力低下”,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会是傻瓜,经常对爱迪生说:  “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不仅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更受惠于爱迪生的母亲无意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如果大家了解中国国足,那对祁宏这个名字就肯定不陌生。作为“九五”中花夺冠的“三剑客”之一,19岁的祁宏就已展现了他“天才少年”的英姿。这位来自上海中远的球员一直以来都是以超级替补的形象出现在国家队,然而在十强赛中的祁宏充分展现了自己作为“杀手”的冷静气质。他不仅在门前具有超灵敏的反应,捕捉战机的能力也非常山色,在中场能够频频传出好球,无论在国家队打哪个位置他都会全身心地投入,成为队中名副其实的“影子杀手”。祁宏的横空出世,其中少不了原国家队主教练米卢的功劳。米卢总是一边拍着祁宏的肩,一边对同胞老彼得说:“他是最好的球员!”他称赞祁宏是“最好的”,并不代表祁宏足以担当中场灵魂的角色,而是一种发现和期望更是一种鼓励和培养,他用他的智慧不自觉地在祁宏的身上产生独特的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不是米卢,祁宏最起码不会这么快闪现他天才的光辉。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