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诺言——罗森塔尔效应(2)
发布时间:2016-01-26 16:09 来源: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作者:刘懦德等
我要收藏
皮格马翁效应
罗森塔尔还把自己实验的结果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来源于一则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是的,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孩子们身上。
一天,一个孩子放学回来,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妈妈,什么是创造性呀?今天数学课发单元卷,最后一题是加分题,加10分,别人都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做的题具有创造性。”
“那你考了多少分?”做母亲的始终比较关心结果。
孩子满怀喜悦地回答:“66分。”
“不算加分题,你才考56分呀,还创造什么呢,瞎猫碰到死耗子,蒙对啦。”母亲很不以为然。这让孩子非常不服,红着脸嚷起来:“不是蒙对的,老师都说我做的题具有创造性。”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每天让母亲给他找题做,越是难题,他越是非要做山来不可。
“创造性”究竟是什么?这个孩子也许都说不清楚。只是莫名其妙地感到创造性是很神秘、很伟大的。而任课老师为了一道偶然做对的题表扬他的这句话竟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着他去努力学习。仅仅半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他从一个差等生变成了第四名,从此成了数学尖子。这个例子再次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巨大的影响力。
早在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不妨让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学生,更加积极地期望学生,相信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其实,每一位教师都能创造出“神奇”,真实的谎言每天都可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