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研科研 >

浅谈新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7-02-10 10:19   来源:《江苏教育》   作者:徐晓彬   我要收藏

走出大学校门,登上中小学讲台,一个新任教师职业生涯的序幕就此拉开。教学新手—教学能手—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家,在这样的专业成长道路上,一个年轻教师究竟能走多远?这取决于外部环境和个人努力。

  在个人方面,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教师最终成就的高度。本文尝试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新任教师培养教科研能力的意义何在?对教科研的认识误区在哪里?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抓手有哪些?在教科研工作中会遭遇什么瓶颈?

  一 新任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有人认为,一个新任教师,讲台还没站稳,谈什么教科研呢?老话说得好,先学爬,再学走。再者,教师就是教书育人,只要能把书教好,把班管好,就是合格教师,教科研什么的,有它不咸,无它不淡。况且,有的教师又是搞课题,又是写论文,看似教科研能力很强,反而课都教不好,学生不爱听,毕业班不让带,侈谈教科研能力,有意义吗?

  问题很尖锐,看法或可商。教科研能力不是教书育人的比较级,更不是对立面。教科研能力是优秀教师的试金石。真正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常常是教学的行家里手,真正的教科研也总是致力于更好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就是一切教科研的总课题。正因此,一个新任教师从第一天走上讲台起,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当然,强调新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培养,意义不仅在此。首先,这是教育职业的要求。教科研,不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是一种研究。据《说文解字注》:“研者,磅也。亦谓以石磅物日研也。摩以手,故从手;研磅以石,故从石。”“究者,穷也。可见,“研”的目的是求细,“究”的目的是求深。而教育,正如吕叔湘先生的比喻,它虽是农业,但不能望天收,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产量,就必须深耕细作,通过改进耕作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教育,不研究不行。研究是手艺活,手工劳动。只要是手艺,就有高低。“颜色徒相似,手爪不相如。”教师也如工匠,一个新教师,哪怕要想成为一名出色当行的教书匠,也必须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这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教育天然地包含了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要求。

  同时,这也是新教师成长的需求。古人云,二十不成国手,则终身无望。教书不比弈棋,但同样不可胸无大志。年轻教师血气方刚,富于热情,怀抱理想,正应抓住时机大胆尝试,锐意改革,深人研究,建功立业。古有徐文长曰:“兀的不你我一般,乘着青年,靠着苍天,不惮艰难,不爱金钱,倒有个阁上凌烟,不强似谋差夺掌把声名唤,抵多少富贵由天。今有陶行知语:“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活儿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早日成为专业精英、教育能手,应是每个有志青年教师的目标。年纪轻轻,暮气沉沉,浑浑噩噩,“温故支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其结果,正如孔子所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当然,这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竞争激烈。教育受到质疑和挑战。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说:“科学的学科性的发展不只是带来了劳动分工的优点,它也带来了超级专业化以及知识的分割和隔离的弊病;它不只是产生了知识和明了,它也产生了无知和盲目。nf31同时教育领域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原有的教育难题尚未破解,外来的教育冲击无法回避。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慕课、E学习、翻转课堂,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方面打开了新的视野,另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困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对适逢其时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如此之多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恰恰是一片值得开掘的富矿。在今天的语境中,如何培育元气充沛的心灵,化解人与社会的病变,应对变动不居的时代,需要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年轻教师身体力行给出自己的回答。

  二、新任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误区

  除了一般人对新教师的偏见,新任教师群体本身对教科研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大多数是妄自菲薄—刚上讲台没几天,我能说出什么道道来!什么核心刊物、省级课题,离我远着呢!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先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说吧!

  其实,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有志不在年高,创造尤贵年少。再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参与教科研的目的是找到快乐,教学研究本身的快乐—这正是寓教于乐的别解新意,而非早出成果,成名成家。美国教育家斯金纳说:“一个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比一个懂得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懂得如何运用仪器的人要强得多。热爱作曲,比懂得如何唱歌或吹奏一种乐器要强得多。但是教育很少关心这强得多的方面。那些太快转向严格而有效的研究或无缺点的技术和爱好的人,可能并没有走上献身生活的道路。现在不少青年人把比赛获奖作为学习音乐的主要目标,有记者采访大师里昂•弗莱什,问他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他说:“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音乐的本身(Thebusinessofmusic)和音乐商业化(Musicbusiness)之间的区别。青年人想通过学习音乐、比赛得奖谋取生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应成为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重要的是你必须热爱音乐。说到成果,如果仅仅理解为论文发表、课题结题、公开课获奖,那就太狭隘了。教科研的成果应是对“道”的渐悟或顿悟,对教育本质、教学规律的更深刻更准确的把握。在这一点上,古人有深刻的认识。“教人以道云乎,岂曰教人以文云乎?道者,文之本也。循本以求末易,循末以求本难。今之所谓作者,笔墨焉尔,简犊焉尔。所以,如果一个年轻教师在他的教科研生活中锲而不舍,乐此不疲,终会有大成之日。‘旧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踏上人生的光明之路,攀登学问的光明之顶,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成果。至于名气,不妨再听听孔子对弟子的告诫。《论语•颜渊》章中,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日:“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虚名之下,其实难副。通达之士,何必殉名?教科研的目的是成为“达人”,而不是“闻人”。

  有些人看教科研是彩虹似的诗意。他乐意尝鲜,不乐意吃苦;他爱朝圣者的灵魂,可是讨厌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他神往于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可是不愿韬光养晦,把自己变成一朵带雨的云。还有些人看教科研则是孔方兄的生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挣一份口粮打一份工,知识有价,致富有方,奉献甭提,加班不干。前一种是虚幻的利他主义,禁不住现实的打击;后一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禁不住物质的诱惑。前者止步于自己的幻想破灭,后者止步于自己的生活改善。

  另有一些人,或是追捧教科研,以为终南捷径而念兹在兹,或是鄙视教科研,以为弄虚作假而概不问津,无疑都是走人了误区。

  三、新任教师开展教科研的主要抓手

  
那么,新任教师从事教科研,有哪些抓手呢?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是一个教师的“动感地带”,层出不穷、逐日更新的感性经验在此积累、碰撞、沉淀、提炼,是教科研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也是锻炼教科研眼光的老君炉。不管是大班制,还是小班化,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地位重要,责任重大,风光无限,魅力无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教育质量来自于每一堂扎实灵动的课。要让每一堂课都是研究课,都是创造的产物,研究的结晶。不管有没人听课,不管是不是公开课,都要以狮子搏兔的力气,力争上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一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早在1942年,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研究教材,不能满足于课前翻下教参,网上下个教案,要将教材承前启后的教学内容、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心理、课堂从头到尾的呈现方式反复思考,要使教师预设的重点、难点与学生实际的盲区与疑惑不期而遇。

  《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问之学,即现炒现卖。离开对教材的精研细读、加工处理,只是简单随意地将知识收发、速递,那必然是欲速而不达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7J知情意的相互转化在此清晰地表现为:教师深刻的知(对教材精深的理解)产生鲜明的情(课堂讲述时鲜明饱满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无意识记,减轻学生的有意学习的负担。

  对教材的研究,视野最宜宽广,兴趣不妨多样。

  小到选文的异同、注释的商榷、习题的异解,甚至配图和插画的得失,大到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章节、单元、模块之间的融合度,古今教材对照,中外教材比较,都可以成为研究的题目。

  二要研究学生。教学相长。学生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教学的成果,还是教学智慧产生的触媒。孔子经常提到学生对他的启发。他说:“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又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除了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不仅要将心比心,还要能知心解心。孟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就有这样的本事。齐宣王夸奖他:“《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清末著名教育家张警也曾有一副对联:“修一切善法,知若干种心。”

  为什么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呢?古代笑话集《笑谭》中提到一个明代裁缝,可以引为借鉴。“嘉靖中,京师缝人某姓者,擅名一时,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尝有御史令裁员领,跪请人台年资。御史曰:‘制衣何用知此?’曰:‘相公辈初任雄职,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在事将半,意气微平,衣当前后如一;及任久欲迁,内存冲抱,其容俯,衣当前短后长。不知年资,不能称也。”’御史问得好,裁缝答得更好。制衣当量体裁衣,这个“体”不仅指看得见、量得出的三围长短,还指看不见、量不着的地位高低、态度恭据。这就是制衣要问年资的理由,这也是教学中要全面了解、深人研究学生的依据。

  尤其要研究学生的错误。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沟渠中流过。”约翰•班杨说:“只有乌云才带来雨点,灿烂的云却不。”往往在学生的错误中,我们会觉察到许多教学行为的荒谬刻板,而这些荒谬刻板常常是视而不见、习焉不察的,甚至是否是错误也需要我们审慎地重新思考。我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听写生词,“鞠躬”“斑斓”总写成“掬躬”“斑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共同点是两个词中每个字都笔画多,而两个词的意思小学三年级学生又似懂非懂。所以“鞠”写成“掬”是后摄抑制的影响,跟着“躬”的偏旁“身”了。“斓”写成“璐”是前摄抑制的影响,跟着“斑”的偏旁“王”了。可是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除了数清笔画、照抄照描,不应该讲清字的构成依据吗?比如“斑”“斓”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文”是共同的形旁,声旁分别是“辫”和“阑”,表示“颜色驳杂不纯”。而“斓”也是形声字,不过它的形旁却是“王”,也就是“玉”,因此“硼”特指玉的色彩。另外,“掬”这个字,虽然《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收,但《康熙字典》收了,对“鞠躬”的释义同“鞠躬”,数种网上在线字典也收了,那么,“掬”真的是一个错字吗?而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不也应该辨析每个词的意义来源吗?比如“鞠躬”,正是由“鞠,弯也”“躬,身也”两个字的意思合成而来。据2007年2月13日《广州日报》报道,一名小学生在试卷上做填空题时,在“(  )的人流”一题括号中填进了“无痛”两字,结果被教师判为错误,并改正为“(热闹)的人流”。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语言环境的杂乱,还是孩子的早熟,抑或是教师的掩耳盗铃呢?

  三要研究课堂教学艺术。课堂上,要推敲提问、板书、讲解、练习,要设计导人语、过渡语、结束语,要像构思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有凤头、猪肚、豹尾。
在丰富实践和广泛观摩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把零星的、分散的感性认识提炼为系统的、集中的理性认识。见贤思齐的前提是识别何者为贤。

  其次,有一个同样重要却常被忽视的抓手,那就是考试研究。管教管考,教和考不可截然分开。只管教不管考,则质量堪忧;只管考不管教,则面目可憎。 

相关文章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