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专栏 > 名家文章

何谓做中学

发布时间:2016-03-17 09:51   来源:职教论坛   作者:徐国庆   我要收藏

项目课程的本质是做中学,然而什么是做中学?为什么要实施做中学?如何才算是真正实施了做中学?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亟待探讨。

首先,什么是做中学?通常的回答是:“边做边学”。答案似乎很简单。问题是:做什么?学什么?通常情况下,做被理解为技能操作,学便被理解为技能学习。因此做中学往往被视为技能训练的方法。这恐怕是目前职业教育中对做中学最为普遍的理解,然而这种理解其实是非常狭隘的。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用的词是做中学,而不是做中会;所谓学,其对象既包括技能,也包括知识、思维、判断力和素养等等,而且后面这些要素恐怕更为重要。看来,“学”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做中学在最完整的意义上,应当理解为以做为基础的全面学习活动。如果把做中学仅仅理解为技能的操练,那么不仅未能真正把握做中学的实质内涵,而且会使职业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训练误区,使职业教育缺少教育的内涵。

其次,为什么要实施做中学?“做”是获得能力的唯一方法,只有“做”了才能“会”,因此能力的培养必须实施做中学,这是我们容易理解的。然而能力获得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无论能力如何重要。如上所述,做中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在做的过程中需要展开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习都要以“做”为基础?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不行吗?实施做中学多费劲啊!做中学的实施的确非常费劲,如果采取讲授法,一个上午可以讲解几十条知识,而如果采取做中学,要教完一个知识点可能都会比较困难。然而结果呢?前者可能培养了一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他们似乎掌握了所教的知识,然而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含义,难以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实质内涵。通过后者,我们才可能培养出深刻理解了所学习的知识,并能实际运用这些知识,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实际做事能力的人才。因此,关于做中学,杜威有句名言:“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他的言外之意是,理解做中学的重要意义是容易的,然而在我们的意识中,能坚信做中学的价值吗?只有当把做中学从理念上升到了信念,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做中学的实际含义,并能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地执行。

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间接经验的教学价值。我们的确能够通过纯粹理论教学,培养出伟大的学者,如果在他们所获得的庞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稍微添加一些实践经验,我们还能够培养出能力非凡的实践专家。历史上不乏这种案例。而有些人反而由于过多的实践经验,遮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难以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对这一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事实上,杜威从来没有否认过前面一些人的存在,也没有彻底否认过间接经验的教学价值,但他把这些人归为精英,认为他们是“天生成的才具”。然而社会除了拥有这些人外,还拥有“其余大多数的人”,对这些人而言,做中学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因此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在于教学方法本身的对错,而在于我们一直在坚持用传统上适合少数精英的教学模式去教授其余大多数的人,这就必然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矛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的是,职业教育的存在是教育大众化的结果,我们所面向的是少数精英之外的大多数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是做中学。

做中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人努力构建的实用主义知识理论。什么是实用主义?它是否就是一种主张学习实用知识的理论?显然不是。他们所说的实用,不是知识一般意义上的实用,而是知识对学习者个体来说的实用,即如何使知识对学习者个体有意义,具有实用价值。这个过程如何才能实现呢?他们认为,仅仅理解是不够的(理性主义),仅仅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和体验也是不够的(经验主义),而是必须通过行动,只有通过对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行动结果的体验,才能获得知识最为真实的意义。这就是实用主义对为什么要实施做中学的哲学说明。因此做中学是随着人们的知识观的深化而出现的,它代表的是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而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算是真正实施了做中学?根据以上对做中学的定义,做中学的本质意义是,在做的基础上学了多少?因此,实施好做中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努力开发“做”的学习功能。在做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就越接近真正的做中学,当然,这种学习的展开必须是自然地进行的,而不能是机械的嫁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非常清楚知识、思维、判断、职业素养等学习内容是如何嵌入到“做”的每个环节的。因此影响做中学实施的关键因素,还是教师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的透彻理解,以及对做的过程中可能的学习情境的敏锐把握。

名家专栏

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教授、博

徐国庆(1971-),男,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