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资讯 > 全球视野 >

2030,日本教育什么样

发布时间:2017-01-18 10: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田辉   我要收藏

  为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日本文部科学省主要官员先后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副总干事以及教育与技能局局长多次磋商,提出了构建新时代的课程标准体系、促进主动学习培养能力素质、构建现代化学习评价体系、提高泛用技能、建立特定研究型大学制度、设立实践性职业教育大学制度等面向2030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战略措施。 
 
  1.预判未来教育需求

  未来,日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解决高端问题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从未来经济增长形势和世界雇佣需求来看,具有解决高端问题能力的高技能者需求日益增加,仅具备解决低端问题能力的低技能者需求逐渐减少,具有中低等技能者的需求量最少。未来教育改革首先要应对科技变革与创新,要解决当计算机、机器人、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智能的情况下,人们将如何幸福生活的根本问题。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与技能?未来社会对于人们所掌握技能的需求将发生改变。 未来社会需要能够与他人协作结成团队的人、能够统合不同价值观的人;需要能够明确阐述理由的人、具有深度认知与广泛视野的人;需要重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人、能够将全球性课题与区域性发展课题紧密结合的人。未来社会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包括: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全球化关键能力(全球沟通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全球视野或思考力、尊重多样性或包容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同时,未来的市民能力也需要重新定位。未来的市民能力并非特指在固定的团体机构中如何生存,而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掌握与他人共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化的最终落脚点是区域问题的处理与解决,从本国和全球的双重立场,掌握跨地域、历史性全面认识与思考问题的能力极其重要;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可减少人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生活、成长的不安、带来丰富精神修养;学习积极性对于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独创性来说极为重要。然而,日本现实的情况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令人担忧。

  因此,未来的学习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不仅包括认知能力,还包括好奇心、耐久力、伦理观、领导力等非认知能力。如何对非认知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学习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日本认为,教师培养需要专业学科能力与跨学科能力的均衡发展与提高,教师评价需要建立全新的体系与方法;大学入学选拔不能依靠一次性的考试成绩,要以高中的学业评价为重点,综合评价知识与能力将会使评价体系更为健全;学生撰写散文是构建各人思考、论点的有益活动,是21世纪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采访也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全球化关键能力”也告诉我们,未来评价不只侧重于就业能力,更应注重深入思考世界、勇于开创未来的“协同解决问题能力”。

  2.确定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如何在创造美好未来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2013—2017)的总体方针,引领日本教育改革朝着2030发展目标迈进。

  对于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指出,要培养坚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个人自立、与团队协作的自觉、积极的行动能力;培养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引领与创造新价值、新观念的领导能力和领军人才。创建培养优秀能力和丰富个性特长的学习环境,增加培养创造性与挑战精神、领导能力、日本人的身份认同感、提高外语交流能力等多样化的体验学习机会;构建安心安全的学习网络,提供所有学习者都能平等享用的学习机会。减轻教育负担,确保学习机会平等,构建安心、安全的教育研究环境;强化社会联系,营造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培育人人,人人创造社会”的良性循环。强化通过学习整合不同群体协同创造的机制,提高社会教育能力,构建自主参与、相互支持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教育2030的各项发展目标,日本正在实施以贯彻“学习三要素”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基本目标。学习三要素包括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掌握的知识如何使用)和人格(在社会中如何相处以及相关认知)。学习三要素明确了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兼顾三维取向、立体全面统合,实现有效的课程设计。结合教育2030框架的基本理念,日本课程改革再一次强调要培养学生关怀、关心、勇气、对抗逆境的能力、伦理观、领导力等能够独立开拓人生、把握方向的资质和能力。此外、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需要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日本计划以促进主动学习为核心要素;研究开发适应未来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范式;构建培养能力素质的学科体系;培育市民精神,培养学生在班级、学校、社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成员融入社会必备的关于制度体制的认知,参与社会活动;养成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历史性的思维方式,以全球化视角思考本国课题,培养解决高端问题能力的跨学科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水平与跨学科的综合指导能力,掌握全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3.改革教学与评价

  为促进教育现代化,日本正在通过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措施,稳步推进。

  日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学科学习上重点突出主动学习、协同学习、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指导上突出平衡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在知识结构上突出主动学习与知识量的相互平衡,切实掌握主要概念知识、结构性把握事实性知识;教育要应对时代需求与变化,提高学习成果、教师评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教师培训与学习的重要性,一线教师观念的转变。

  同时,日本在构建现代化学习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学习需求。没有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无法实施。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评价是未来日本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认知能力,还包括好奇心、耐久力、价值观、领导力等非认知能力。因此,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准确评价学生非认知能力;借助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借助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研究开发教师能够充分应用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推进现代化学习评价,引导学生在现代化背景下主动学习。

  高等教育从连续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评价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的能力素质是日本学习评价改革的重点。日本高等教育入学选拔将适当采用高中学业成就评价结果;改革高等教育入学选拔考试,采用高中阶段学校评价的做法,能够评价宽泛的知识面和能力,比短时间的考试评价更合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和高中大学衔接的方向性改革。

  此外,日本提出,通过大学本科学士课程的所有专业领域和课程体系培养泛用能力,广泛培养未来市民所需的基本教养和行动能力、知识、理解,系统理解和掌握专功的特定学术领域基本知识;将知识体系的意义与自我存在从历史、社会、自然的视角进行关联理解,包括多文化、跨文化的知识与理解和人类文化、社会自然相关的知识与理解。

  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日本正在建立特定研究型大学制度,实现世界顶级“知财立国”。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使得全球范围内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日本希望与中国、印度协同发展,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联合引擎,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列入日本“创新25”国家发展战略。2015年,日本政府发布的“日本再兴战略”修订版进一步强调“以投资未来促进生产性革命”,促进“提高赚钱能力”的企业行动,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日本还将增设“特定研究性国立大学”制度,重点强化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顶级大学,促进支撑未来产业社会的尖端科学技术。为具有高度的经营权和自由度,吸收国内外各种资源提高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大学创建制度保障,实现大学和风投企业间的良性循环,参照海外案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大学技术转化等相关政策。

  为了发挥特定研究性国立大学的先导作用,开展世界顶级水平的卓越教育科研活动,形成国际性研究、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基地,全面实现未来日本“知财立国”发展战略,日本将重点采取以下5项措施:大学如果已经具备国内最高水平的研究实力、国际协作、社会联动的业绩,应继续发挥优势,开展吸引优秀人才的世界最高水平教育研究,从国内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进一步发挥优势;从海外吸引并培养优秀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发挥独创性研究领域优势,推进创造新价值的学科融合,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促进国际联动性,推进与海外大学协作等国际合作联动;加强社会联系,为充分转化卓越研究成果,积极开展与社会的协动、联动;在特定研究性国立大学强化财政改革,完善教育研究环境,资源利用最大化,透明有效的监管运营;强化财政基础,通过教育研究成果反馈社会,获得社会的适切的评价与适当的援助并以此强化财政基础。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还要进一步扩大就读于职业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就学机会,以及满足成人重新学习的需求。为此,日本将增设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开展实践性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大学制度。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功能细分化、双向化发展需求,作为高质量专门职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新型实践性职业教育大学将成为学位授予机构,并被列入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大学将与产业界紧密联合,由企业参与教育课程编制与教育教学评价,不仅培养学生各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基于事件经验的最新专业性、实践性知识技能;重视实习、实技、实验、演习,引入项目制学习和企业实习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区域经济的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作者:田辉,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