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花钱买不来职业教育信息化

发布时间:2017-10-24 13:20   来源:千秋业   作者:千秋业   我要收藏

一些职业院校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聘请大量专家指导,消耗了大量精力,但由于缺少科学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理念,不仅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我国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进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科学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突出特征是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做决定习惯于捕风捉影、偏听偏信,推进工作习惯于“人海战术”“文山会海”,距离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原始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条件下,无论什么样的“移动网”“云平台”都只会假数真算、仿真运转。如果各级管理人员还是凭经验、凭感觉做决策,即使有了准确的数据也无济于事。

二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信息化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的工作目标和有序的工作步骤,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工作流程再造。信息化工作与实训基地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能走“先买设备、再做培训、逐步完善”的套路,更不能仅仅听取各个相关部门的意见。试想,如果一个部门业务在新的流程中不再存在,或是将发生重大改变,事先征求这一部门的意见还有什么作用呢?许多职业院校已经投入巨资购买网络设备,全员培训也搞了多次,但始终不见成效,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校长牵头组建由专家组成的信息化工作小组,首先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和流程化,砍掉无效的业务和多余的流程,然后设计必需的业务模块,实现真实组织机构的合理化,然后再完成信息化模块设计。企图将信息系统作为现有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的拷贝,必将徒劳无益。

三是提升全员信息化素质。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共建共享,全体人员不仅要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而且必须参与信息化建设过程。教育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主要是将手工工作流程转化为信息化工作流程的能力,而不仅是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许多职业院校将信息化职能挂靠在网络中心,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信息技术人员的事情,等系统建好了大家积极使用就行了。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信息化要求人员素质现代化,所有管理人员,尤其是“一把手”,都需要成为信息化的内行。在传统工作方式下,有些职业院校依靠聘请专家指导,也维持了教学工作的常规化运行,而信息化工作要求学校自我诊改、自主创新、自行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外力驱动,员工不具备信息化素质就失去了内驱力。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培训多数是由信息技术专家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不熟悉管理流程和管理改进,不仅信息系统用户界面与实际工作习惯迥异,不能体现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更无法在用户流程再造中提供合理的咨询意见。因此,职教信息化技术开发人员也需要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职业院校不仅不能完全依赖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公司,而且还应该帮助这些公司逐步成长,真正实现协同创新。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