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教科研: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触发器

发布时间:2017-11-10 17:36   来源:千秋业   作者:千秋业   我要收藏

教科研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杠杆。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新职业教育实验”为落脚点,将教科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触发器。
 

一、真假之辩——价值取向的本真诉求。对于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教师们陷入了几个困局


困局一:浮而不实的“两张皮”。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对于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存在功利性倾向,不是从学校教学实际需求出发,而是将教科研当成了展示办学水平和实证办学业绩的盆景,认为理论研究太虚,不能迅速转变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还不如在教室里上上课、在车间里动动手来得有效益。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很多教育科研问题的提出不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是按照理性逻辑与规范进行“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式的设计、操作,其研究的结果与教学实践距离甚远,根本无法触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

困局二:敷衍了事的“空壳课题”。有人用“申请时主动,立项时激动,过程中不动,检查时被动”来形容那些为应付评职称、评先进的“空壳课题”,颇为形象生动。这类教育科学课题急功近利,东拼西凑了一堆理论,却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内容和过程,或者是研究内容与教学实践不“贴身”,往往“隆重开场”却“草草收场”。这种教育科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是教育科研“打假”的“重灾区”。

困局三:主体游离的“赶鸭子上架”。本该作为教育科研主体的教师,事实上脱离了科学研究,并没有“真实在线”,而是将生活方式窄化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甚至有人认为教育科研是领导和部分教科研人员专享的“奢侈品”,让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做教育科研,就像逼迫穷人捐款一样不道德。本该出于教育自觉的科研行为在很多职业学校却成了“赶鸭子上架”的无奈。

解困利器:倡导“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行动哲学。重实践,就是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赢得教育教学的话语权;重行动,就是不夸夸其谈,用事实来说话。海门中专教科研部门立足“让科研看得见”的管理理念,建立起科学严谨、思辨与实证统一的科研规范,营造求真务实、简朴高效的科研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压内促”。

一是建立了学校教科研成果的每日公示制度,凡是教师中有人论文发表或获奖、教学竞赛获奖、执教县级以上公开课,所有的教科研成绩都第一时间在校园网上公告、表扬,并通过省市级媒体推介,尽可能地推广影响面,从而对教师产生有效的激励;二是强化了对教师的考核与鞭策,每位教师都制订了详尽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严格考核,并在网上公示专业进展情况及考核结果;三是建立了各类竞赛的选拔机制,变原来单一的系部推荐为“教师申报、系部选拔、学校征召”相结合的参赛机制,并将参赛结果纳入系部考核。

在“内促”层面,一是启动“书香教师工程”,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二是做好各类竞赛的组织和辅导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竞赛水平;三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更多平台,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南通市名师发展团队、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南通市教科研优秀成果;四是组织各级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强化了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五是强调了“将论文写在课堂上”的科研理念,并积极与《江苏教育》《南通教育研究》等杂志联系,举办了多次写作沙龙,为教师的专业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

 

二、雅俗共赏—研究内容的核心关照


对于教育科研的认识,广大教师存在认识的偏颇。误区一:很多教师抱有这样的观念,教育科研是领导的事、专家的事,离我们普通教师太遥远了。误区二:有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高大上”的东西,我们普通教师上上课,教教学生,这些琐碎、细微、俗气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勘误利器:强调开展行动的科研、校本的研究。“新职业教育”的教育科研同样注重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探索并确定研究问题,鼓励教师从身边的教学空间寻找科研契机,以校本行动研究为基本范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行动。不同的教育科研范式其实各有其适用领域和针对性,学校领导、教科研专职人员与基层教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的分工和科研范式的不同,使教科研呈现丰富的层次性。

管理层面聚力于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将方案、计划转化为任务和行动,针对各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学校管理人员在这些研究项目上大做文章;教学层面聚力于将职教新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生成为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提升为教学品质,教学品质沉淀为教学智慧,一线教师在此过程中撷取自己研究的“兴奋点”,展开真实研究;

教育层面聚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体验学生的生存方式,广大的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凭借着一双双“慧眼”,发掘出典型性的研究案例,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教育科研问题。这样一种“雅俗共赏”的教育科研范式,既有教育理论的智慧支撑,又与教育实践紧密贴身。

 

三、官民合力——研究形式的发展生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的教育科研推广形式,留下了三大难题


难题一:教师工作任务普遍较重,研究精力不济,教育科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科研意识的觉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官方”层面组织的“高大上”的教科研活动,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推广理念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的“胃口”,活动效果不一定经济。而貌似不起眼的“民间”往往蛰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力量,如何有效整合“民间”力量形成“官民合力”,从而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转变?

难题二:在教育科研选题的时候,为达到课题立项的目的,“官方”的视角往往聚焦在一些大价值、大意义、大难度的选题,这些“大课题”的研究者通常被学校领导、行政人员垄断,一线教师参与度不高。“大研究”往往导致研究成果指向与课堂教学脱节,难以产生辐射效应。而普通教师的“微研究”往往侧重于教师自我教学细节的“修补”,无法有效撼动现有的教学秩序。那么,怎样的研究形式才将“顶层设计”与“民间策应”有机结合,形成“官民”互动的教科研生态呢?

难题三:在“做大、做强”的职业教育新态势下,很多职业学校存在着规模大、教育科研力量分散的状况。以海门中专为例,同一专业、学科的教师分散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系部,经常组织大型的“官方”教科研活动不太现实,如何形成高效、经济的常态化教科研,又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呢?

破题利器:“新教育”倡导互助与协同发展,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基于这样的教育科研理念,我们的“新职业教育”倡导“官民合力”,相信教师的首创精神,相信“民间”突破的伟大力量,催生“抱团作战”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一是将“大课题引领”与“微课题切入”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学校层面的大课题引领教育科研方向,分解、实化为切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微课题”,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 “微问题”,探寻解决策略,改善教学生态,形成真实的“微课题”,学校用“官民结合”的研究方式形成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杠杆。

二是将“行政引领”与“微团队互助”有机结合。学校通过行政规划,依托名师工作室形成学校科研的“民间”通道,形成一种“官方参与,半官方主办,民间唱戏”的科研样式,形成具有“新职业教育”特色的科研范式。如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强化工作室的“每月一事”主题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以主题教研为基础,每月一主题,主题围绕课题,课题紧扣问题,使“每月一事”真正聚焦现实问题,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专场”。

三是将“大教研引领”与“微教研丰盈”有机结合。我们以体现“官方意志”的“大教研活动”如校级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报告会等引领教育科研方向,通过微信群、QQ群、教育博客等工具举行网络沙龙,教学反思,在线讨论等多姿多彩的“微教研”。

 

四、刚柔相济——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


“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的“幸福完整”应该是顺应人性的,能实现“人的和谐成长”。但是,当“幸福的憧憬”遇上“刚性的制度”,现实的教科研便面临着“左右为难”的窘境,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窘境一:常规科研是衡量一所学校科研水平的基石,以往我们总是以“压迫”性的工作方式,逼迫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教师也把科研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是一种外压,缺乏基本的内驱,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学校科研的品质提升。窘境二:刚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令教师反感和抵触,分解论文上交指标、强制指派教师参赛等行为令科研管理部门处于无奈的窘境。

化窘利器:“新职业教育”认为,学校的科研管理要拓展维度,要从关注科研之“事”的管理拓宽至对科研之“人”的关怀。

一是基于“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管理理念,形成了“互助协作、抱团作战”的教师团队管理思路。学校通过柔性的过程管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激发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在名师工作室、国示范项目组、青年俱乐部、各级课题组等“学习共同体”的团队建设过程中,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态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身需要,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温馨家园,在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科研氛围中,教师愿景共同,快乐工作,不断提升;形成了人人都有共同体归属,人人都在共同体中,使每位教师有“系部”归属感的同时,更有“专业”归属感和“室”归属感,促成发展自律,形成科研自觉。学校通过柔性的科研管理机制,提高了教科研对教师的吸引力,引领每个教师自觉地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二是刚性的管理制度由“外力强压”转变为“自觉受压”的形式,使教师养成科研的意识和习惯。学校制定了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由个人对照条件主动申报、系部把关初审,科研处协同相关处室终审,本着“宽评审、严考核、重实绩”的原则,对校级教学骨干采用逐年考核制和任期制,打破了校级骨干“终身制”的惯例;学校出台了海门市级以上教学骨干年度践诺制度,对其专业发展实绩进行公示、排名,以外压和内促的方式促成他们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团队,作为科研的“近卫军”促动了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