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大职教背景下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有效运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3-16 09:43   来源:职业教育职教论坛   作者:姚兴禄   我要收藏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产教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为有效化解以上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议》中特别提到要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指出要联合相关学校和企业组建职教集团。浙江省早在2002年就出台有关组建职教集团的专门性政策文件,鼓励职业院校建立特色的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融通和共享,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密切和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职教集团的具体运作方法成为其能否发挥最大功效的关键。以下以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控职教集团为例,对其具体探索进行了整理,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数控职教集团的组建

职教集团按合作对象可以分为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校际合作职教集团和多元合作职教集团。学校充分发挥以机电类专业为主的专业优势,根据镇海区市场经济的需求,主动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数控职教集团合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学校巧借镇海区属五大工业园区之一的地方优势,从2009年开始物色在区内数控领域里较为突出的企业加入职教集团,并做到每年有1—2家企业加入数控集团行列。目前参与的企业有海达塑机、摩士集团、厦夏齿轮、邵氏集团、洁星公司、鑫泰数控、埃美柯7家企业。该数控职教集团涵盖了数控行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加强了学校数控专业的建设,提高了师资水平和学生质量培养。

二、数控职教集团的运作模式

数控职教集团的组建是基础,管理和运行才是核心。具体做法如下:

1. 发挥双方优势,建立“实训+培训”基地。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学校有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有较多的场地资源,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企业有一线信息资源、专业技术人员和资金等优势。学校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来满足学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较理想的专业实习及岗前培训环境,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学校又作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培训场所,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岗位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为学校搭建实训基地。数控集团的成员企业成为职校数控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引进了洁星公司的一个模具制造车间,作为数控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把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设在工作现场”的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通过这一模式引进企业实训师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模式,让师生全程了解模具生产过程,并参与加工操作,使师生专业技能提升有了更好的保障。目前学校数控机电专业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人数已达到校外实习总人数的70%以上。

学校为企业搭建培训基地。校内设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经上级有关部门考核批准成立了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目前学校已拥有数车、电工等五个工种的中级工鉴定资格。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电焊工、维修电工、数车、普车、行车等训练基地,为社会再就业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学习的场所。学校积极开展面向企业职工的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近三年来,每年开展单人30学时以上企业培训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 25:1。

2. 融合企业文化,打造骨干专业办学模式。通过职教集团的合作平台,学校选定集团内企业作为骨干专业对口的定点企业,并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学校通过引进“7S”管理,让学生感受企业管理文化;通过引进生产企业相关竞赛项目,让学生感受企业竞争文化;通过在班级张贴企业宣传图册,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生产文化。

在办学理念、教学改革、教材选用等方面,更大限度地加深校企联合、产教结合的紧密度,从而培植打造富有特色的骨干专业。为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学校邀请数控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业务骨干来校讲课,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8%以上。

班级企业冠名,实施企业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指集团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紧密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学生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数控职教集团的成员都有订单培养班级,为企业进行对口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训岗位。学校召开“企业座谈会”,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确定招生人数。招生时单独建班,并以该企业的名称冠名。邀请企业代表参加开班仪式,介绍企业文化。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适时安排教学实习,企业根据教学、实训需求,提供所需设备。学校具体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

3. 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模式。凭借数控职教集团的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建立一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第一课堂设在学校内,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干课为主;第二课堂设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实践为主。通过“双课堂”、“工学交替”的相互转换,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环境中进行“真刀真枪”的现场教学,弥补校内教学模式的局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可使学生在真正的生产实践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接受职业氛围的熏陶。

三、数控职教集团的实践成效

通过数控职教集团,校企双方真正实现了从合作教学到合作办学的转变,学校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学生有了实际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学生掌握了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就业即能上岗;教师在角色转变的锻炼中提升了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依托职教集团的优势增强了办学活力。

1. 提升了办学理念。组建数控职教集团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让学校精确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和要求,引导学校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从而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学校围绕市场办学,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使学校办学更加符合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学校数控类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办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2. 加强了专业建设。学校凭借职教集团的技术、人才、信息的综合优势,加强专业开发的研究与论证,在职教集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加强了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与数控企业合作的“订单”培养招生人数多达250多人。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在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品牌专业。

3. 提升了师资水平。通过职教集团的交流平台,教师有了锻炼的场所,丰富了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迅速提高,改变了以往青年教师脱离实际的状况。数控专业的年轻教师成长快速,成绩显著。近三年来,数控专业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全国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1人次;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6人次;在省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2人次;伊水涌老师获省中高职教师数控车工技能比武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市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20人次。

4.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职教集团构建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企教育资源全面融合的环境中学习,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参加企业管理,接触、了解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数控专业的王超军同学,在2011年6月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数控车工全国第二名,这是宁波市乃至浙江省中职学生历年来在全国技能大赛数控车工项目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多年来,学校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在镇海区内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状态,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5. 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职教集团平台,一方面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培训场所,为企业职工的岗位教育及职业技能进行再培训,从而不断地提高了职工素质。另一方面,学校每年培养的优质毕业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支撑,为企业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