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资讯 > 教育天地 >

“严进严出”下还应加强善后管理

发布时间:2019-07-12 17: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威   我要收藏

大学在管理机制上的“严进严出”理应成为新常态,这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但一退了之不应成为操作方式的新常态。加强退学者、结业生的发展通道设计,势在必行。
在许多人心中,高职教育具有录取门槛较低、毕业难度不大、就业需求旺盛等三大特点。然而,“没有毕业不了的高职”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消息,据统计,今年该校7364名专科毕业生的毕业率为87%,其中957名学生只拿到结业证。联系起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的类似新闻,如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本科降专科”、2019年4月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因各种原因被退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显然正在进入一个“严进严出”的新常态。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未来负责,也是对社会发展、国家竞争力负责。
在欧美许多高校,高退学率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育部去年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其实,不仅是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必须抓好过程管理,严把毕业出口关。
然而,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退学生、结业生的发展通道问题。即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中国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稀缺。尤其是对于来自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的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依然是他们改变家庭命运的重要方式。个人和家庭辛苦努力十余载才获得的宝贵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因为学生自我管理欠佳就被直接退学或结业,着实让人遗憾。
大学一贯是育人之地,对每个学生都不应放弃。对于许多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来说,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如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对屡教不改者应予以清退;对于有心求学但因为兴趣、特长与专业要求不匹配等客观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者,学校应予以更多帮助和扶持,而不是一退了之。学生一旦被清退或被结业,身上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标签,进入社会后可能寸步难行。对此,学校有必要给他们预留改过自新的机会,如留级、转学、转专业、“回炉再造”等。为此类退学者或结业生预留一个发展机会,是相对可取的人性化做法。清退或结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目的是救人育人成人,而不是放任学生自暴自弃。
大学在管理机制上的“严进严出”理应成为新常态,这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但一退了之不应成为操作方式的新常态。加强退学者、结业生的发展通道设计,势在必行。一方面,应加强不同高等教育体系间的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搭建学历立交桥。具体来说,无论是“本降专”“普通高等教育转成人高等教育”,还是异校转学、本校转专业或重新高考,学生已经取得的学分应该可以重新认定和转换,增加他们重新获取学历和成才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快专业课程改革步伐,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降低学生学业失败的概率。这才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改革实践引领高等教育的积极健康发展。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