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7-08 13:51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杜怡萍 李海东 詹   我要收藏

摘要: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服务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与华为协同育人的教学成果。通过华为认证,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产业亟须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果在发证主体、证书分级、资历互认等方面对1+X证书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以认证为抓手, 实行“1+X”证书制度, 是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重要制度设计,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实现精准育人和高端育人, 有助于推动研制现代职业教育系列标准, 建立中国特色的资历框架和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课程; 学历证书; 1+X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构建职业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普遍实行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是指学历证书, “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旨在通过育训结合, 书证融通, 真正培养出产业亟须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深职院”)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为”) 联合完成的“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 (以下简称“课证共生共长”) 教学成果, 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在专业课程开展1+X证书制度探索, 提供了有益启示和重要经验。

一“、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是深职院与华为协同育人、精准服务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简称:ICT产业) 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

1. 课证互嵌共生、互动共长

“课”是指深职院的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课程及教学;“证”是指华为认证, 是华为集先进技术、工程案例、课程资源和企业文化的职业标准, 它不仅表明持证者具备技术应用能力, 而且表明持证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深职院与华为联合, 将企业原本面向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融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 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育人才, 成功实现了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互嵌共生”。而且,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 以及华为认证标准的不断升级, 深职院课程体系亦同步更新并反哺认证体系, 达到课程升级和证书升级的“互动共长”。

2.“三分”课程体系, 个性化学习灵活

如图1所示:一是“分段”, 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1~2学期) 、专业基础课 (2~3学期) 和认证课程 (4~6学期) 三个阶段;二是“分类”, 将培养方向根据华为认证划分为传输、数通、云计算、移动等不同类别;三是“分层”, 将培养规格按照华为认证层次, 分为初级 (HCNA) 、中级 (HCNP) 、高级 (HCIE) , 在每一方向类别开发了分级的模块化、阶梯化课程。“三分”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课程套餐, 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根据自身兴趣、基础和学习能力, 灵活选择课程, 循序渐进考取华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证书。

3. 校企强强联手, 学生低进高出

2006年深职院开始与华为开展合作, 2014年建成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这期间“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 截至2018年4月, 累计培养4 600名毕业生, 800多人在校期间就通过了华为各级认证。82名学生在校通过华为顶级认证HCIE (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 认证, 40多名学生毕业后一年内通过HCIE, 深职院学生认证通过数量为全国之首, 占全球HCIE总数的1.2%。通过华为认证的学生, 无论综合素质还是职业素养均明显优于同期入职的毕业生, 就业薪酬显著提高。以与学校合作的华为伙伴企业深圳xx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图2) , 有初级 (HCNA) 认证的员工薪酬较无证书者每月高出1 000元, 有高级 (HCIE) 认证的员工薪酬是无证书者的2.5倍。深职院2017届毕业生有5%通过HCIE, 毕业后年薪超10万元。

二、“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1. 在本质层面: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培养什么人, 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信息通信技术是我国重点发展产业,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 迫切希望为客户提供统一、规范的技术服务, 其职业认证是全技术领域认证的标准, 其技术服务需要由通过认证的工程师来提供, 院校学生也期望通过华为认证进入华为体系工作。深职院正是应对以上需求, 预测并布局相关专业, 与ICT龙头企业合作, 将顶级认证体系进行适应性改造, 融入课程开发过程中。在专业定位上明确了“为谁培养人”, 在培养规格上界定了“培养什么人”, 在育人过程中落实了“怎样培养人”,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ICT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有力地推进了人力资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对接, 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均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机制层面:突破了产教融合的机制瓶颈, 形成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办学由于缺少企业有效参与和行业先进技术引入, 导致毕业生适岗能力差、入职后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不能完全适应。“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 抓住“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这两个关键点 (图3) , 使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互联互通, 从供需两端相向发力, 达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学校教学质量和声誉获得了提升, 企业高端紧缺人才需求得到了满足, 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历, 同时获得了企业工程师认证, 毕业后即可进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体系, 成为“来了就能上岗”的员工,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成本, 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深职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改革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 华为公司不断丰富企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 双方互利共赢, 共生共长。

3. 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范式

一流企业做标准, 一流学校做示范, 一流城市有沃土。深职院与华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文化优势乃至发展优势, 强强联手, 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在深职院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引入华为实战项目和优秀企业文化, 形成了课证融合的“三分”课程体系, 成功地将企业原本面向社会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在人才培养的“起点”上提升了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组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发挥产业学院的纽带作用, 使课程内容紧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紧密对接生产过程。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指导下, 通过课堂、实训、实践、认证、在线、反思、案例等方式组织教学;在人才培养的“结果”上, 推动学生双证书毕业,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历证书紧密对接;不仅为深职院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 而且为ICT产业链培养了一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三、从“课证共生共长”到1+X证书制度

“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是实行1+X证书制度的典型范例, 为1+X证书制度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1.1+X证书制度亟须解决的问题

“1+X”证书的“1”指向的学历证书, 发证主体、证书级别、专业内涵要求都已非常明确, 需要重点突破的是“X”证书。“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与“1”密切相关, 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的发放面临三个问题:谁是发证主体?证书级别如何确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历证书如何对接?

2.“课证共生共长”中的认证

如果将“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对应到1+X证书制度, 则“1”是指通信技术专业的大专层次学历证书, “X”是指华为的职业认证, 发证主体是行业龙头企业, 证书基于全技术领域认证的标准, 分为传输、数通、云计算、移动等不同类别, 以及初级 (HCNA) 、中级 (HCNP) 、高级 (HCIE) 三个层级。华为认证级别是严格按照各技术领域的能力要求确定的, 并与薪酬待遇密切相关。“课证共生共长”使毕业生不仅可获得通信技术专业大专学历证书, 还可获得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华为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个高职学历证书可以与多个多层级的职业资历证书对应。

3. 对1+X证书制度的启示

“课证共生共长”成果对1+X证书制度尤其是“X”证书启示如下:
一是“X”证书颁证主体可以是多元的, 包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机构联合以及国外机构等, 这些机构颁发的证书应是业内公认的且具有权威性。由于主体多元, 则必须由国家规定的专门部门牵头认定其资质, 否则鱼龙混杂, 就会失去发证的意义。
二是“X”证书必须依照职业标准组织开发职业能力标准制定, 并按职业能力高低分层分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准确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 因此它是工作胜任力的证明, 属于职业资历证书。“X”证书的“含金量”决定其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若名不副实, 证书就会形同虚设。据此, 可以直接植入现有职业资历证书, 如华为认证等, 也可以开发具有代表性的“X”证书, 如数控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三是学历与职业资历对接。就理论上而言, 某个层次的专业学历证书可与多类多层次职业资历证书对接, 即一个学历证书对应多个职业资历证书, 反之即是一个职业资历证书对应多个学历证书。但实际上, 并非证书越多越好, 尤其是“X”证书必须根据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和调控, 例如, 香港职业训练局基于终身教育资历框架体系所颁发的文凭证书, 就将学历和资历有机地统一在一个证书之下。由于我国的国家资历框架还未建立, 加之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均衡, 迫切需要通过多个证书来证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能力水平。

四、1+X证书制度设计的建议

实行1+X证书制度, 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推动职业院校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 促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精准育人, 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 真正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1. 以认证为抓手, 推动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1+X证书的“1”可表示为“受教育的水平”, “X”表示为“从事生产的能力”, 在本质上可体现产教融合育人的结果。职业院校必须以认证为抓手, 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有效突破目前校企合作的瓶颈, 从根本上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正如深职院与华为那样,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 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不断凸显, 尤其是在2014年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进一步将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联系, 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联合体, 建立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才得以形成“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成果。可见, “1”和“X”共生共长的基础是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

2. 以认证为抓手,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实现精准育人和高端育人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律性不强等问题, 对就读职业院校有一定的失落感。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课证共生共长”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华为认证工程师, 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学生获得了“逐级登高峰”的体验, 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在教学中, 通过成功激励、志趣引导、社团训练、模拟体验等方式,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实现“低进高出”的跨越。实行1+X制度, 使学生真正做到了个个成才、人人出彩。

3. 以认证为抓手, 大力开展标准研制, 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证书制度是从学习领域的学习经历和工作领域的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反映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一种制度 (图4) 。学历证书是学生达到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的证明,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达到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的证明, 职业标准是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重要依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与工作领域相关的证书, 工作领域强调的是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其等级要准确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据此, 证书的开发应植根于标准的开发, 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系列标准的开发。
“X”认证应以职业标准为逻辑起点, 制定分级的职业能力标准, 开发分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借鉴国际经验, 职业标准应由专门的组织或行业协会定期研制、发布和动态调整, 例如, 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标准由国家职业标准委员会定期发布。我国职业标准的覆盖率、权威性、实时性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2012年, 广东省开始试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 广东以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开发为突破口, 依托行业协会, 在充分调研和岗位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1~5级数控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同时,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立了1~6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每一级包含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与素养, 并开发了对应的证书课程体系以及考核评价标准。当前, 遇到的瓶颈是谁来发证的问题, 相信随着1+X证书制度实行, 就可以加快推进数控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

4. 以认证为抓手, 推动建立资历互通互认的框架体系

1+X证书制度在专业层面实现了学历与资历的互通互认, 必将推动我国资历框架体系的建立。资历框架是基于能力标准对各类资历进行分类、认定、衔接的一种制度, 它可以沟通各类教育、串联各种资历、联结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起到立交桥作用。经过两年的研制, 由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DB44], 于2017年3月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规定了资历类型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三类, 资历等级分为七级 (图5) , 采用知识、技能、能力三个描述维度划分各资历等级, 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沟通与衔接的重要基础标准。如果将“课证共生共长”置于这一资历框架中, 可以诠释为第4级高职学历对接华为的“培训证书”, 当学习者完成了通信技术专业学习并合格, 就可获得这两个证书。资历框架还是各级各类资历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的共同参照依据。例如, 对取得华为认证的社会成员, 职业院校可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 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后依法依规颁发学历证书。
综上所述, “课程共生共长”教学成果对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X证书制度设计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标准乃至资历框架,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具有重要意义。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