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现代学徒制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6-03-14 09:25   来源: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作者:崔发周   我要收藏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价值正在逐步得到确认,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探索。相对而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一些基本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于实施这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适应性条件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里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和职业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加以辨析。

1 教育性质: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

一般而言,所谓正规教育是指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学校开展的,以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活动,通常有规定的入学条件和教学标准,使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课程标准和规划教材,其基本特征是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和制度化;所谓非正规教育则是指个体受家庭、邻居、企业、图书馆、大众宣传媒介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发生知识、技能、信息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变化的过程,也叫做“非正式”教育。

根据我国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教育有固定的校舍,有稳定的教育周期,有统一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固定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而培训是直接同劳动、工作相联系的、内容广泛的学习活动,通常较为灵活,缺乏严格的标准。由于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些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默会知识需要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获得,完全的学校教育很难达到所需目标。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就是一种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企业学徒过程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那么,现代学徒制到底属于正规教育,还是属于非正规教育。这是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决定着这项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最终效果。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其中德国的“双元制”是最为典型的现代学徒制。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学生需要与企业签约,具有企业“学徒”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接受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双重指导,学生在企业学徒的时间一般多于在校学习时间,企业和企业培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和学校教育处于附属地位。从总体上看,德国的“双元制”属于一种由行业企业主导的非正规职业教育。尽管这种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在教育的针对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的时代,这种模式对于新经济的适应性备受质疑。

根据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需要建设“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里提及的适应发展需求,包括“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和适应学习者终身职业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职业教育中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已有模式,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超越已有模式、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

综合分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属于正规教育,学校理论学习的时间应该大于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首先,由于创新驱动的需要,职业教育需要高度注重文化知识、专业理论、职业精神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手段,原来需要在职业真实环境中才能学到的实践知识,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方式学习,甚至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通过政府购买、校企协商、企业捐助等方式,可以实现部分时间的企业学习,弥补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使企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融合起来,形成以信息化教学为特征的教育模式。

2 教育目的:服务企业发展还是服务学生发展

在一些职业院校的校园、网站和报刊上,经常见到“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之类的提法。倘若在普通学校,这是一种先进理念,是学校努力追求的改革目标。但要把这种口号搬到职业院校,就足以说明还没有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教改革还不够深入,更无法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但这种理念还没有渗透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抓住跨界的本质特征,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跨界的方法标准,在职业院校文化中体现跨界的基本特色,仍是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实施这项改革,必须要有“两条腿”——一只脚踏在教育领域,另一只脚踏在经济领域,唯此才能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从现代学徒制形式的职业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两项功能。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必须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这项功能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实现。但仅此还不够,因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历程是就业前的最后一站,方向和任务都十分明确,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太空探险式的科学探索,更不同于基础教育野外郊游式的通识教学。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紧密对接。在这方面,企业学徒过程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单纯地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或者单纯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一种偏颇的教育。

二是树立两种目标。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多样化人才、积累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三项功能,就要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两种目标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这种就业不同于农民工式的生存型就业,而是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和企业内涵式发展为目的的发展型就业。忽视了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只考虑企业的短期需要,职业院校就沦为了职业介绍所;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仅仅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才培养必然会与实际需要脱节,最终也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督导,既要防止职业院校以强调学生发展为名减少到企业学徒的时间,又要防止企业仅仅将学徒作为廉价劳动力。

三是坚持两个中心。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坚持教学和技术研发两个中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离开技术研发,就无法将生产过程中的最新技术工艺引入教学过程,培养的人才也就无法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较弱,因而无法真正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和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四是依靠两个主体。实施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仅靠职业院校是做不到的,必须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在职业院校内部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都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指望职业院校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关起门来独自完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国目前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化工业比重很大,若要完全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就等同于在教育系统内部再造一个工业体系,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在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职业学校应该相信企业的教育能力,充分依靠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企业也应该充分相信职业院校的技术研发能力,为院校提出更多的研发需求,以保证学校课程的针对性。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之所以有一定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和技术实践能力,不适应改革要求,而不是这种模式自身的缺陷。为了克服这种阻力,在改革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譬如,将实验室改为实训车间,在课程建设中忽视专业基础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只考虑专业教学团队,等等。这种做法趋向于经济系统的“中心”,却远离了教育系统的“中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不能返回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老路上去。职业教育的正确道路应该处于经济系统与教育系统的交界地带,是教育的边缘,也是经济的边缘。事实上,所谓跨界的教育,就是一种边缘化的活动,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适应这种地位,学会“两条腿走路”。

3 培养方案:分立还是一体化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有的试点单位校企共同采用了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的试点单位制订了“双人才培养方案”、“双教学培养标准”。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有必要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3.1 分立方式

由于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两种场所、利用两个教学团队在不同时间分别实施的,因而首先会考虑采用“双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方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将原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为校企分别实施、相互协同的2个方案,有利于实现有效地分工协作。学校以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适当吸收企业人员参与;企业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主,适当吸收学校人员参与。譬如,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校负责传授通识教育课程和陶瓷彩绘基本理论知识,企业负责训练骨质艺术瓷釉上彩绘、釉下彩绘和综合装饰技法,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市场适应能力。学校提供校内课程标准、教学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企业提供培训标准、职业标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技能考核标准。学校在制定理论课程标准时,吸纳省高校骨质瓷应用技术中心研发成果、陶艺大师创作创新成果,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企业按照现代陶艺师的职业标准安排生产和培训内容。考核过程中,结合企业岗位和职场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作品、产品进行基于企业和市场角度的评判,使学生职业岗位需要与终生职业发展相融合。

制订分立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分析专业特点和企业特点,包括对应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双方的人员状况、生产技术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内部治理水平以及联合培养的稳定程度等,明确总体开发方式和各自的任务分工(可选择委托院校开发、委托企业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

第二步:明确学习者职业目标,包括短期就业目标和终身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确定需要与学习者充分沟通,防止出现工作懈怠或反复“跳槽”。

第三步:依据职业目标确定培养目标、选择实践教学项目和学科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可依据近期就业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但学科教学内容不仅要满足近期工作岗位的需要,还要满足终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步:根据职业特点和由易到难的顺序,合理确定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的节奏,即每周学习时数和项目间隔时数,明确设备和场地要求,形成企业培养方案。

第五步:按照“夹层”方式逐一安排学科课程和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模拟生产项目,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六步:通过逻辑推演两个培养方案运行过程,进行适当调整,明确衔接的重点和难点。

3.2 一体化方式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学习者学习过程所做的课程安排,可以供校企共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无需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只需在已有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缺点是分工不明了,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现象。适应教学场所变化的需要,应对在企业进行的生产性实习教学时数适当调整,达到总体设计的要求。

事实上,可以将以上两种方式加以融合,形成三方案形式,即一个共同使用的总方案,另附各自使用的分方案。

实施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按照办学与学生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与环境,服务学生终生职业发展。校企双方要增强法治意识,严格履行双方协议,自觉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