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及其分类

发布时间:2016-03-16 09:23   来源:辽宁高职学报   作者:刘家枢   我要收藏

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是进人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由于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多、规模大、服务能力强、培养周期短、开放度高、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从某种意义说,中国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水平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进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战略性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咨询。”因此,做好高职院校战略性研究的战略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的内涵及其特点

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战略管理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高等教育较发达的美、英等国。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适应社会、突出特色、包容变化。我国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开始重视高等院校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院校院校长的职权之一就是制定院校战略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标准》等文件都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做出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区域或行业的发展规划及自身实际,来编制院校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按照战略前瞻的原则和科学决策的方法,在实施战略管理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过程中,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部分,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前提和关键。简而言之,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就是高职院校以国家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和人才培养总体战略规划、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自身条件和科学发展定位为基础,以全面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以软件(管理、规模、专业、师资、办学模式、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和硬件(占地、校舍、实训条件等)发展为具体目标,引导、规范、保障院校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具有法规意义的指导文件,具有战略前瞻性、发展导向性、指导权威性、结构系统性、内容全面性、执行持续性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的分类

按时间分,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有三年的专项建设规划,如示范院校建设规划(方案);有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按结构分,由于高职院校是一个横向和纵向都十分庞大、复杂的管理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又由若干子系统组织组成,子系统组织之间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各子系统组织之间的和谐运动才能保障院校这一母系统组织整体的良性运转与持续发展。各管理子系统组织可以分为横向的子系统组织和纵向的子系统组织两种结构,因此形成横向的战略发展规划体系和纵向的战略发展规划体系。

(一)横向的战略发展规划及体系

1、总体战略发展规划

总体战略发展规划是由院校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门部门,在充分发动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院校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广泛调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和听取办学主管部门、高职教育专家、相关企业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科学分析院校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总体规划院校规划期内的发展指导思想、院校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原则、战略总体目标和分领域目标、战略措施和保障条件。这种规划要经过广泛深人的调研论证后,经院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有些需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成为院校的法规性文件。这一法规性文件要以学院正式文件上报、下发,全校范围学习并组织贯彻落实,必须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院规划精神的领会者、规划目标的落实者、规划任务的承载者,创造各方面保障条件保证各项目标如期实现。规划制定完成后由院校组织或指定专门部门进行落实,分解任务,控制实施,跟踪考核。如需作重大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相应程序进行。

2、专项分规划体系

高职院校的专项分规划是对院校总体战略发展规划总目标、总任务的分解和具体化,是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实施的直接形式和有效途径。专项分规划的重点、数量、内容取决于院校的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发展水平、发展特色。新建及处于新校区建设阶段的院校以硬件建设为主,已建成新校区院校则应以加强内涵建设、软件建设为主要任务。

专项分规划体系可分为以下部分:招生就业规划;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及管理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科研与创新发展建设规划;基本建设发展规划;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高职教育精品与示范项目建设发展规划;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建设发展规划;继续教育与社会服务建设发展规划;院校管理模式改革建设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发展规划;和谐安全校园建设发展规划;后勤服务与保障建设发展规划;资金管理与保障发展规划。

3、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与专项分规划的关系

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与专项分规划为总分关系,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居于核心位置,专项分规划是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在专项领域内的具体化。在同一层面上,专项分规划之间形成既互相支持,又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各自独立又互相衔接、交叉,其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每个专项分规划的进程与实施都直接影响、决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的成败。

(二)纵向的战略发展规划及体系

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的落实,也是总体目标逐级分解落实的过程。这一过程按院校指挥控制体系形成的层级系统,逐级落实各级管理组织在院校战略发展中的角色与任务,最后指向每一个教职工。

这一过程是由学院领导班子一管理部门一系部教研室(包括实训中心)一每一位教师(或教工)这样一个纵向的分解和具体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能力、条件的积累形成过程,也是从微观积累达到学院整体发展的过程,是院校目标的细分过程,构成一个金字塔一样的纵向结构体系,形成自上向下的指令性、约束性;自下向上的支持性、执行性、保障性的体系。

纵向的战略发展规划及体系具体如下:高职院校战略发展总体规划;领导班子建设发展规划;管理部门建设发展规划;系部或部门的建设发展规划;教研室(或实训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教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纵向的战略发展规划区别于横向战略发展规划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目标越来越具体,责任越来越明晰,任务主体直接到位,不存在交叉,更易于推进战略管理进程,战略实施的效果更直观。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不够长,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的时间也很有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与管理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深人研究,所以必须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和决策管理的新方法,科学规划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高职院校的积极贡献。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