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教研科研 >

教师要学会提炼核心经验(2)

发布时间:2016-01-26 16:07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作者:查有梁   我要收藏

二、怎样提炼核心经验

笔者将思维模式分为四大类:逻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依据这一研究,我们怎样来提炼核心概念?可以有四种途径:其一,逻辑型的提炼。将理论原理具体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演绎法。其二,操作型的提炼。将具体实践抽象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归纳法。其三,情感型的提炼。将鉴赏体验外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感悟法。其四,交往型的提炼。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主要应用转化法。

在教学和研究中提炼经验,上述四种途径往往可以综合起来应用。笔者自己提炼的20条教学经验和20条研究经验,虽经历了50年的提炼过程,但时至今日还在不断修改、补充和调整。在参与教学和研究的实践活动中,笔者开始有几条零星的经验,慢慢才有了几条核心的经验,进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经验。特别是在理解科学原理、认识思维模式之后,较快形成了系统的核心经验。详细论述参看《50年教学和研究之经验》一书。

教师提炼教学经验可以分类、分层次、分为几部分。例如,①你在备课方面有什么经验?②你在上课方面有什么经验?③你在考试方面有什么经验?④你在提问方面有什么经验?⑤你在教育教学的其他方面有什么经验?讲一条经验,就要讲出一个与经验相关的故事。慢慢积累、不断修改,就会有提高。

教师提炼研究经验可以分类、分层次、分为几部分。例如,①你在选择研究课题方面有什么经验?②你在具体“作”研究方面有什么经验?③你在选择各种合作方面有什么经验?④你在发表科研成果方面有什么经验?⑤你在科研教学相互促进方面有什么经验?慢慢积累、不断修改,就会有提高。

经验是人们经历过的事、验证过的事,因此,经验的背后总有故事。经验大多是可操作的,有实际效果的,故事大多是很生动的。“经验-故事”交流的相互培训模式,很受教师欢迎。这也是教师相互交流以及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一种很实用的培训模式。有故事、有案例,有教学经验的介绍,培训就会生动有趣,教师也容易领悟。

教师一旦理解了“经验-故事”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模式建构,就会促进他们在总结自己教育和研究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追求优质教学是学校校长和教师永恒的主题。教师自己不断提炼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大家相互交流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013年的新年前后,笔者每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刘伯承元帅》,一共34集,白天就思考和写作《论教育改革的限制性原理》。刘伯承元帅是榜样,他使笔者认识到兵法与教法两者有密切联系。刘伯承元帅提出打仗的“五行”:“任务、时间、地形、敌情、我情。”他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这启发笔者认识到教学也有“五行”:目标、时间、地点、学情、教情。同样,“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于是,笔者就将其增加到教学经验之中。

2015年1月8日,笔者参加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成都市名师工作室”“职教名师杯”教师说课比赛。笔者担任总评委,听了12位职教教师的说课。有6位教师说一门课程,有6位教师说一节或两节课。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经验是:“教、学、做、用、创”,两两结合,不可缺少。教师要教中学、教中做、教中用、教中创;反之亦然,即学中教、做中教、用中教、创中教。学生要学中教、学中做、学中用、学中创;反之亦然,即教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做”主要是动手操作,“用”主要是实际应用,“创”主要是有创意、创新。这不仅是“教学做合一”,而且是“教学做用创五合一”。笔者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好经验,有普遍意义。

提炼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一定要遵循辩证法,将经验论和理性论统一起来,互相补充。经验与理论有差异就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对立互补的,而并非完全对立。经验来自于实践,又必须上升到理论,应避免狭隘的经验论;理论的原理要能够解释经验,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应避免狭隘的唯理论。经验论和理性论两者整合起来,很有必要。

任何理论,如果内在逻辑缺乏连贯一致,实施结果就往往得不到外在的经验支持。同理,如果理论得不到外在的经验支持,其内在逻辑往往也缺乏连贯一致。然而,检验真理的最终判断是需要有“整体经验”的支持。“内在的连贯一致,外在的经验支持”两者的整合,才是判断真理的最低限度条件。“整体经验”包括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经验,包括各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的总和。

笔者将教育理论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类:其一,“原理性理论”;其二,“建构性理论”;其三,“经验性理论”。“原理性理论”有原理、有推论、重演绎,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模式支撑,但强调建立体系。“建构性理论”有假设、有模式、重过程,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又接近实践,有操作性。“经验性理论”讲做法、可操作、重实践,理论隐藏在其中,理论成分较弱,实践成分较强。提炼教学经验,有助于建构“经验性理论”。

遵照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教师可先通读笔者的《教学的20条经验》以及《研究的20条经验》,再听讲学或看书,或看讲学的“慕课”。这样效果较好。真正行之有效的经验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来提炼经验。没有经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经验是片面的经验。理性论与经验论的有机结合,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互联网上,虽然可以搜索到笔者的这些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但有的不全,有的有错;没有一处将40条经验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快速地整体浏览、鸟瞰这40条经验,很有必要。希望教师在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时,也能够形成整体结构,从而体现出整体功能。笔者认为,还有必要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提炼“学习的20条经验”。这里没有写出来,是一个缺陷,也是一个局限。读者可以参考笔者的著作《给学生的20把钥匙》,然后,自己补充学习的经验,使得教学经验更加完整。

所谓提炼,就是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化繁为简,大道至简。所谓结构,就是要有部分、有整体、有层次、有联系。笔者所提炼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采用五部分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四条。每一条提炼出一句话概括,然后用3至5句话展开。讲解时,每一句话都有实例、有故事。最后,形成20条教学经验、20条研究经验。20=5×4,这种结构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论语》这部经典分为20篇,这是孔子的弟子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提炼出的20篇。

以下是笔者提炼的教学经验20条、研究经验20条。这40条经验,总字数没有超过5000字(加上标点符号刚好5000“字符”)。这40条经验,简单明了,要言不烦;但是,这些经验也只是一孔之见,定有片面。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采用、变换、质疑、批评、修正,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师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的借鉴及起点。这些经验主要供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参考,中专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可能能得到一些启发,关键是自己去提炼。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