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专栏 > 名家文章

当前我国高职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17-01-06 16:41   来源:未知   作者:石伟平   我要收藏

职业教育在当前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教育,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当前进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国家,现在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进入了一个转折期,高职发展经过了水平评估、质量工程,再到后来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现在把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统称为后示范阶段。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专科高职该如何定位与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14条规定,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作为专科的高职,其地位和作用在哪里?人才类型可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应用型人才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这是毫无争议的,至于工程型人才到底是全部由职业教育体系培养,还是学术型的高等教育来培养,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我以为,各层次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可以通过表1来表示。
     那么,专科高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中职的区别在哪?我们先看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从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倾向于将高职培养目标定为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懂技术”与“复合型”,高职教育的魂在“技术”!培养技术型人才是职业高等教育的天职。
    “技术教育”到底是“可以有”?“应该有”?还是“必须有”?。我们先看看中国“职教”概念与内涵的演变:最初我们称为“职业技术教育”,现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学会还是用这个名称。到我国开始起草《职教法》的时候,称为《职业教育法》,因为当时认为没有必要提技术,认为职业教育已经包含了技术教育。因此,我国《职教法》里讲的职业教育还是有技术教育的。从国际经验看,从最初的VTE(职业和技术教育),即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员,到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把职业教育称为TVET(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美国的CTE(生涯和技术教育),到台湾的技职教育,都有技术教育。为什么人家有,而我们没有,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到底是可以有还是必须有?。
     我国从过去的科学救国到今天的科教兴国,都没有技术,科教兴国没有技术,是兴不了国的。德国、日本都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强国,其复兴靠的不是科学,主要靠的是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为什么讲得那么复杂呢?中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能娴熟,零距离上岗,而我们高职的竞争力在于懂技术,因为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你的就业方向就是三五年后成为服务一线的管理型人才,你在管理岗位上不懂技术,怎么管理别人,怎么指导别人?因此,高职毕业生必须懂技术。第二个能操作,如果不能操作,就找不到工作,高职与中职毕业生的初岗可能是一样的,但三五年后其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因此,高职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会操作,懂技术,又能管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如果离开了技术,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永远也讲不清楚。所以说,高职教育魂在技术。
     职业教育必然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职业教育专业的开设要支撑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按照产业结构确定专业结构。就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承担了本区域最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地很多重要的研发主要靠职业院校,因此学院可以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需要的层次匹配来实现这一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以人为本,这个人指的是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将高职学生一分为三,学院有自己的校企合作产学研中心,每年学院最好的一批学生(占5%左右)其第三年顶岗实习不进入企业,而是在产学研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项目的研发,将这部分学生作为企业技术精英来培养;第二批学生则培养成技术应用型人才,第三年在学校产学研中心作毕业设计;差一点的学生则把他作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证明它是成功的,我们可以借鉴。
     2高职该不该讲“产学研”,高职“研”什么?
     高职要不要“研”?大部分高职院校不在省会城市,而非省会城市区域的特征往往是:(1)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研发能力弱。(2)研究型大学少,高等教育资源贫乏,高职可能是当地唯一的技术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所以,非省会城市区域服务型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研发”的职能,责无旁贷。况且,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加强科学研究,可能是未来高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那么,高职“研”什么?(1)与日常工作相关的教学、管理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教学人员都应该进行这样的研究,这样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好。(2)与专业相关的技术革新、工艺改造、技术推广,这样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3)纵向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与职称相关,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产学研合作中原来的主角是企业,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教师成了产学研的主角,企业会越来越离不开学校的科研,所以说,科研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水平,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3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做实“工学结合”、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国家马上要启动新的国家示范校,所谓“产教融合”的国家示范校,就是把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实,进一步做深,而现在要企业参与职教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参与了有什么好处?二是不参与你拿我怎么办。要通过税收“迫使企业参与”,“便于企业参与”,“让企业感到参与有利”。我们可以设一个职业教育费附加,而且这个比重应很大,像税一样要求企业缴纳,当然,对现在的企业来讲,现在的高税收、高用人成本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再额外增加职业教育费附加,必然会加重企业负担,遭到企业的反对。对此,我们可以在企业缴纳了这一附加费后,要求企业履行一定的校企合作的义务,只要企业做了,职业教育费就可以退还给企业。那么,企业应做什么?具体而言,企业应在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派出相应的专家来告诉学校该专业要胜任相应的岗位必须具备哪些技能、素质等,以及介绍在相关领域有哪些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是符合企业的需要的,也确保学校开发出来的教材是先进的,是有效的;在学生入学后安排学生参观企业,让学生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及需具备的相应的知识技能;在假期中接收高职教师到企业挂职;指导学校建立实训基地,派出专家指导学生实习,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等。
     谈到校企合作,还有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要“傍大款”,要注意合作企业的选择,要选择大企业、知名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只有与这样的企业合作,才有价值,有意义。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很多时候与企业负责人的境界是一致的,对于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其只需要农民工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它没有必要与学校合作,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到一个好企业顶岗实习过,对于他将来找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讲到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可能是个不错的“选项”。
     4我国如何引进现代学徒制?
     为贯彻《规划纲要》,促进校企合作,教育部职成司组建了产教合作处,其首要工作就是引进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德国的双元制是由学校来配合企业,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说是双元,它的重点还是在企业,以企业为主。我们现在要引进现代学徒制,自2011年10月20日,教育部在江西新余召开现代学徒制会议后,我们已经起草了有关在高职院校引进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文件,并制定了相应的时间表。所以,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践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训模式的“理想选择”。
     欧洲现代学徒制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1)其70%-80%的时间用于工作场所,实践性教学所占的比重非常大。(2)具有固定的学徒制合同期限(3~4年)。(3)法定的离岗教育与培训权力。(4)可以获得学徒制认证的外部考试。(5)完成学徒制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学徒制职业资格是国家职业资格的一部分。
     现代学徒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比较见表2):(1)需要引导型(北欧系统)学徒制,以德国为典型,丹麦、奥地利、瑞士等都属于这一类别。这些国家都有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历史传统,相关立法较为完善,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责任感与热情较高。并普遍采用双元制培训学徒,企业与学校分工合作明确。(2)供给引导型(盎格鲁撒克逊系统)学徒制,以英国为典型,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些国家企业培训传统一般为“自愿自助”,企业投入职业培训的意愿较低。而国家又比较注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地位相对较低,人们对学徒制的态度比较负面。但上世纪末以来,这些国家在政府大力推动下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参加学徒制的人数显著增加。
     我国要引入西方现代学徒制,应该如何去做?我们过去有一种订单培养,但订单培养有一个问题,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招生,希望将来学生毕业以后企业能够照单接受,或按照约定比例接收,但这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很多企业到最后不愿接收,或无力接收,而这部分学生都是按照订单培养的,都是根据这个企业的需要培养的,其知识面比较狭隘,无法胜任其他企业的工作,所以我主张在我国可以招工和招生同时进行。在实践中,可以先签徒工协议,再注册入学,这样在法律上也分得很清楚,这里最大的优点就是企业对于学生更有认同感,企业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育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由“配角”变成“主角”。
     5强调“对接”后,高职院校如何不忘“育人”之本?如何培养“软技能”?
     职业教育的产业性特征要求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注意“与之对接”。不能只关注学生专业“硬技能”的培养,还要或者“更要”注意培养从事任何工作所需要的“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即“软技能”(softskills);如: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人际沟通、团队合作、信息素养、时间管理、质量意识等。
    “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果“硬技能”过硬,软技能不行,“硬技能”早晚会下来;如果“软技能”过硬,“硬技能”暂时不行,“硬技能”一定会上去!因此,“软技能”决定“硬技能”。但问题是,在高职院校中,“软技能”应如何培养?我觉得这个主要是通过渗透,通过德育的平台,通过社团的平台去进行渗透,去改造现有的“文化课”,注重隐形课程的育人作用,注重专业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些软能力的培养作为活动或者教学的重要目标去实现。
     6如何深化课程改革,把重心由“课程开发”转向“校本实施”?
     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的成果不仅仅是教材,它必须到教师,必须进课堂。课改最核心的是内容和方法,即教材内容对学生就业和生涯发展是否有用,教学方法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我们当前课改的问题不在于开发和设计,而在于怎么落地,怎么实施。课改的成败不在于校长,也不在于专业负责人,而在于每一个一线的专业教师,也即所谓的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决战在课堂”!
     要将课改进行到底,当前的重点和难点是课改的校本实施。因为它涉及教师的素质(观念、方法、技术)、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及制度的配套(校企合作机制、课改激励机制、课改支持体系)。如果说“课程开发”涉及的是个别骨干教师,那么“课改的校本实施”就涉及到本专业的所有教师,涉及需学校配套的各个方面!
     现在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目前的课改虽然基本解决了“学的东西要有用”的问题(通过教材改革),但是“让学生学起来”的问题(教学法改革创新问题)远没有很好解决。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光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方法,这是由职业院校的学生所决定的。大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都是因为上课听不懂,听不懂的关键则在于教师的教学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当前职教课改校本实施中的最大问题是师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地参与,无动于衷,他们中大多数仍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那么,这一场课改只是政府官员、课程专家、院校长之间的自娱自乐!任何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
     7如何尽快补齐师资队伍中的短板———专业负责人?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学校的教学领导、骨干教师在其职责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研究,都能较好的胜任工作,目前最堪忧的就是专业负责人。传统的专业负责人只是负责发发奖金,组织组织听课、备课,但现在都强调要把资源向专业聚焦,权力、经费要向专业下放,因为我们现在认识到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专业与与之相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合作,所以其核心是专业,因此要给专业负责人权力。专业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包括:专业发展规划的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课程开发技术的掌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本专业校企合作的展开。只有具备上述这些能力,才能胜任这一职责。
     专业骨干教师的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则包括:能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能开发所授课程的标准;能开发或者优化所教教材;能对所教科目进行教学设计;能带教青年教师;能开示范课;能独立从事教学研究;能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工艺改造、技术推广。我们应该对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开展这种“工作任务导向”的“岗位核心能力”培训。
     8“示范校”、“骨干校”后,高职接下来做什么?
     (1)国家做什么?落实高职办学的财政性保障,启动“国家特色精品专业”的评审工作。《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3条: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省级和地方财政保障、中央财政资助、受教育者合理负担、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我的意见是高职院校,尤其是行业办高职教育缺乏财政性保障,是目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反映了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财政中欠公平!职业高等教育的财政保障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视同仁,甚至可以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因为办这类教育成本更高。生均经费才是真正的保障!
     (2)地方做什么?省内专业结构布局调整,根据“扶强、扶特、扶需”的原则,指导各高职院校优化本校的专业结构。通过省内同类专业优势比较,遴选与确定本省政府需要重点扶植的“强、特、需”专业。
  (3)学校做什么?通过省内同类专业优势比较,重新确定本校的专业结构,依据产业链重组专业群,通过企业调查,中职、本科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调研,重新确定各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注意人才的高等性、应用型和复合型特征。
    把课程改革的重点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实施,注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在高职生源短缺情况下,做大做强职后培训,通过生源多元实现高职院校功能的多元,通过引进现代学徒制,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名家专栏

石伟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