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高效课堂应做好十件事
高效课堂是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最佳的师生状态,在最少的时间里实现最好的育人质量。它之所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频词,是因为它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目前,学校应做好十件事。
1.搞好一个顶层设计
没有顶层设计的高效课堂,往往是盲目而零碎的,常常是在不知去向中盛开却在歧路徘徊中凋谢。顶层设计应对“高效课堂追求目标是什么?”“配套制度是什么?”“保障条件是什么?”“实施步骤是什么?”“重点工作是什么?”“考评激励是什么?”等问题进行回答,而且这些回答都是符合校情与教育规律的,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顶层设计,才堪为学校高效课堂的蓝图与愿景,也才会成为学校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与进度表。
2.营造一个文化氛围
没有文化自觉的高效课堂,往往是被动而呆板的,常常是为裹挟而起却因缺少自觉而止。学校高效课堂文化建设应围绕“三个统一”的核心理念:一是继承与创新统一。课改深处的高效课堂,是继承发展而不是推倒重来,是学校、教师已有的好东西与高效课堂新要求、新做法的统一。二是高效率与高质量统一。高效课堂追求高效率,不是违背教育规律而揠苗助长,更不是为了教学效率而忽视教学质量,而是力争以最短时间、最好方法,取得最优质量,是高效率与高质量的统一。同时,高效课堂重视知能目标堂堂清,更重视人性的时时激扬,也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三是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统一。高效课堂的确要解决教师讲得太多的问题,但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一定是建立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之上的,高效课堂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的统一。
3.优化一个教学条件
没有条件保障的高效课堂,往往是艰难而迟缓的,常常是有心动却难行动。要加大教学投入,努力实现三个保证与三个争取。三个保证是:保证班班有多媒体,利于情境创设、目标问题(或导学案)呈现、学习展示及实施当堂测评等;保证班班有图书角,配齐必备阅读资料,利于学生自主拓展学习;保证基本实验设施及仪器药品齐全,利于学生动手探究学习。三个争取是:争取小班化教学,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争取班班有实物投影仪,利于学生交流学习;争取网络班班通,并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移动电脑,利于学生“微课程”学习。
4.建立一个激励机制
没有激励机制的高效课堂,往往是冷漠而脆弱的,常常是被动而始却因缺少内驱动而终。要建立奖励制度,形成健康的激励机制。高效课堂奖励制度要始终弘扬一个主旋律,即对减负增效、提高育人质量者予以奖励。鼓励教师真实施素质教育,真以学生为中心,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真的是通过提高每一节课堂效益提高教育质量。
5.明确一个教学形式
没有教学形式的高效课堂,往往是无载体而难实行,常常是喊在嘴上多而落在教学少。学校要求教师“一刀切”地推行同一种高效课堂模式显然是不妥的,但学校明确教师高效课堂基本形式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引导教师正确认识高效课堂,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科学实施高效课堂。学校对高效课堂基本形式要求应紧紧围绕六个字:疑(将教学目标变为有趣问题,展示给学生,明确学习、思考方向)、学(问题指导下,学生开展自主或合作学习活动)、展(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对问题解决成效展示分享,并就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启发、引导,直至疑问解决的过程)、结(对目标问题解决方法、过程、结果及启发等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结构化知识、逻辑化思维方法及积极情感态度等重要结论的过程)、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并针对测评中暴露的问题,开展纠错补缺活动,学习评价应贯穿教学始终)。
6.确定一个评价标准
没有评价标准的高效课堂,往往是无导向而低质的,常常是在惟妙惟肖中开场却在失魂落魄中谢幕。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要回答好五个问题:一是为何学?解决学习兴趣问题。要关注每个学生,激发每个学生,让好兴趣贯穿教学;二是学什么?解决学习目标问题。目标确定要结合课标、教材与学情,且要兼顾全体与个体;三是怎么学?解决方法问题。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学法推动教学;四是学多久?解决学习效率问题。要注意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讲究有效性,让效率促进教学;五是学得怎么样?解决质量监控问题。每节课都要有质量意识,做到当堂教学,当堂测评,保证学习质量。
7.做好一个示范引领
没有示范引领的高效课堂,往往是随意而狭隘的,常常是在自以为是中开局,却在大相径庭中结束。做好高效课堂示范引领,需要三个发挥:一要发挥校外名师引领作用,让教师观摩校外名师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师视界,丰富教学愿景,引领教师不断追求更为科学的高效课堂,避免出现井底之蛙现象;二要发挥校内名师的示范作用,鼓励校内名师上好公开课,让教师学习本土的高效课堂,启发教师思考,拓宽教学渠道,引导教师努力建构更为适切的高效课堂,避免出现东施效颦现象;三要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校长与班子成员要率先上好高效课堂研讨课,发挥学校领导带头作用,带动教师积极建构更为扎实的高效课堂,避免出现虚与委蛇现象。
8.强化一个过程管理
没有过程管理的高效课堂,往往是散漫而无序的,常常是在轰轰烈烈中开始却因无管理助推而止步。一方面要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完善教学常规,形成高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让教师认同并逐步成为自觉;另一方面要强化过程管理,把高效课堂管理与引导结合起来,让管理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使高效课堂工作始终有热度、有效度。
9.扎实一个校本研修
没有校本研修的高效课堂,往往是有心而无力的,常常是在下定决心中开始却在手足无措中停止。高效课堂一定是建立在教师良好专业素质之上的,而教师良好专业素质又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校本研修之上的。首先,校本研修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把课标学习、教材把握、教法探索、学生研究等始终作为校本研修的重点,这是基础。其次,校本研修方式应具有灵活性,要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乐于参与。再次,校本研修效果讲求实效性,校本研修的实效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显现在课堂教学中,检验的唯一标准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0.打造一个教学团队
没有教学团队的高效课堂,往往是孤独而无助的,常常是在单打独斗中开始却在孤立无援中结束。我们需要出类拔萃的骨干教师引领高效课堂,但我们最终目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满园”。要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要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高效课堂建设中来,要建成高效课堂共同体,把教师队伍打造成高效课堂建设团队,实现高效课堂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