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专栏 > 名家文章

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研究的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6-03-17 10:05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余祖光   我要收藏

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文明风采”颁奖会和中职校长战略研讨班上,多次提出校企合作要做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2010年5月,鲁部长在为《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一书所作的序中将这一理念完善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鲁部长的这一要求为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从哲学高度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正是在上述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寻找理论支持,为推进深度校企合作广泛联合实验院校,积累实践经验。

工业文化集当代先进企业文化之大成,代表着现代产业体系中主要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发展变革的方向;规范着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合格劳动者、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体现着工业化社会精神的法律、制度要求;最终促进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繁荣发展。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文化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主流文化,对工业化社会的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它的传承与创新,又主要由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企业、行业、大学和职业院校承担。

职业教育起源于手工业学徒制,发轫于工业化,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从历史责任的高度看待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从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的高度看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传承并创新工业文化,时不我待又任重道远。

探索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要求,又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建设行业后备人力资源队伍的重要途径。“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首先必须了解行业的先进文化精髓。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组织的“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研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审视和思考校企文化对接的核心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以成功案例的形式,推选出典型的文化对接方案或模式,为深入推进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并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SMC(中国)有限公司赵彤总经理经常说:“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员工,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傅沛明,站在企业的角度,从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冲突、企业文化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融合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阐明如何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中,寻找有效的文化管理之道。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职业学校办学特色,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意见与建议。

以学生为本的工业文化实践是工业文化对接的重要途径。杭州教育局以校企文化对接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走进企业、引进企业、虚拟企业、创设企业”等多种合作形式,引进餐饮企业“五常法”,逐步创建和完善烹饪专业“企业化”管理制度,实现专业实训“教、学、做”有机统一,形成了鲜明的校园特色文化和专业管理模式。他们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将餐饮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如杭州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组织了大量专业特色活动———新生授帽仪式、烹饪论坛、烹饪社团、《美食报》、厨艺观摩、名厨讲坛、校园美食节等。不少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都与企业共同举办,或由企业赞助,学校文化与企业优秀文化因子结合起来,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共生,相携共长。

工业文化的核心是工作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既是个体对工作的价值判断,也是群体特别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工作的共同认识与行为规范,因此它堪称企业文化的灵魂。哈尔滨一职等学校在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课题成果予以推广。搭建了以人为本的工作价值观教育模块课程结构,形成了注重情境教学、体验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知晓、理解、情感和行动四步教学法和课堂教学、活动课程、拓展训练、课程渗透、职业指导和文艺演出等多种教育途径。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开展有企业主管参与、以企业案例为教材的岗位学习的情境教育。通过实施“情境体验”策略,激发岗位做事的情感;实施“角色扮演”策略,体验岗位做事的行为;通过实施“任务驱动”策略,锻炼岗位做事的能力;通过实施“互动反思”策略,内化岗位做事的要领。在原有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将对待工作的共同认识与行为提升到培养工业文化素养的新高度。

课题开题已近一年,参与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单位有:中华职教社、杭州教育局、青岛教育局、沈阳教科院、湖南教科院等共计17家;参与院校包括:中职约84所、高职约128所;参与企业约219家,共计近450余家单位参与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解放思想、认真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成果。目前已有11个分课题、17个子课题/实验课题提交了阶段成果,完成调研分析报告24篇、论文48篇,实验案例14个,还有若干教材、教案和视频资料。

根据总课题和分课题子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我们所选择的专栏案例,只是从参与课题研究的行业、企业、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的不同角度,反映课题的部分成果及新的进展。我们期待更多的关注,相信通过行业、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的对接会不断升华,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将生生不息。

名家专栏

余祖光
研究员

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副所长(副司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第六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25日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