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如何推进社团建设

发布时间:2017-01-17 10:26   来源:报刊杂志   作者:千秋业编辑   我要收藏

  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时,笔者建议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用心了解每个具体的社团及其成员发展的实际,包括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组织相应的教育资源,提供更为合理的自主发展空间,用心引领学生,使其在社团中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在这样的原则之下,也许可以从学校教育工作的角度,整体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具体来说,学校可从如下三方面努力。
  一、整体策划社团建设,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一些学校看到了社团建设带来的新发展空间,主动开拓,并通过“社团活动课程化”等方式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格局之中。如,把社团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表,采用学分制,一方面对所有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提出要求(如时间、场所和人员);另一方面为学生的社团活动提供指导教师等条件。还有的学校尝试形成系统的社团建设思路,在一体化(全校一体,多方配合,全员协调,实现活动的整体优化)、网络化(在领导、实施和操作层面形成网络化的格局)、制度化等方面作了有效探索,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在建设学生社团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社团提出划一的要求,而应针对具体的社团、具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实际情形,有针对性地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社团建设思路。
  二、促进社团自主运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团建设需要整体策划与制度保障(如从时间、场地、人员、经费和管理方面予以保障),但也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过度。社团是拥有足够自由度的学生组织,它有时候甚至表现为松散型群体,如果过度强调规范,反而会降低其活力。因此,应该更多地强调促进社团自主运作。此时,最重要的不是为学生敞开更为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关注社团运作方式,并将其作为学生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如:确定对社团建设目标和个人角色的选择、设计社团组织结构与活动规范、策划和实施社团活动、反思社团活动成效并探索改进之道。依据一个社团在这些途径上的具体选择,可以看出其具体的发展取向,学生可以理解自己所在社团的发展现状,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此时,与学生一起成为社团建设复合主体的教师,就可以找到更为具体的作用点,以更高的教育智慧接纳、理解、研究、辨析、欣赏、启发和鼓励学生社团,引领其尽快实现主动自觉的发展。
  三、创建社团之间的交流平台,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策划、实施、反思与改进,成为促进社团建设的具体着力点。不过,从学校层面来看,还可在此基础上建设社团之间的交流平台,并将其纳入学生发展工作(即通常所说的德育工作)的整体格局之中,与班级、年级和全校等多层面的学生活动相互支撑。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和展示活动(如社团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方式建立校内交流平台;如果条件合适,还可以建立学校之间的区域性交流平台,甚至国际交流平台。可以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1、一个社团的自主策划思路。这包括社团的成立过程、对社团发展目标与活动规范的选择、对社团活动的整体策划等。2、一些典型社团的活动的完整过程。包括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内容的组织、活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还包括对这些活动的主动反思和对后续活动的设想。3、学生个体或群体在社团建设中经历的发展过程。这包括学生与社团之间的双向选择以及背后的理由、学生之间的互动经历、在社团活动中的成长体验等。这三方面的内容,也许可以构成对社团建设的“深度访谈”,让社团之间的交流更为深入,尤其是对社团活动方式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自己的发展方式,而不仅仅是在学习内容上的丰富与深化,在操作技能上的提升与精细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怎么交流?常见的交流方式主要是展示。这固然应该坚持,但也许还能在此基础上将交流引领到更深层次和更高境界,实现共同进步。如,更多地鼓励学生相互鉴赏,辨析社团建设的思路和社团活动的方式,欣赏并分享其他伙伴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的体验。为此,可以将上述多方面的交流内容写成有深度有内涵的案例,尤其是反映学生自主活动方式(即学生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的典型案例;然后,在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包括采用征文和评奖的方式进行的点评与交流。在所有这些过程中,教师乃至相关领域的专家,会有许多参与空间,可以与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以便更好地引领和促进学生在社团建设中实现自主发展。只要整体策划得当,社团自主运作有效,社团之间的交流充分。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