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发达国家对职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发布时间:2017-01-19 15:47   来源:报刊杂志   作者:千秋业编辑   我要收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四者形成教育目标的整体,也成为了职教的基本理念。由奎苏姆宾主编的关于职教领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学会做事——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从尊重人、尊重劳动的前提出发,提出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与同情、创造力、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统一全球团结和全球精神”八个核心价值观,强调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教中早已经渗透了职业精神的培育理念,体现出对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视。美国三个基本素质中的“道德品质”,其内涵就包括“热爱工作,有敬业精神,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有自制力,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等系列职业精神的内容。
  日本的职教,不仅重视技术和能力,而且重视职业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日本职校始终给学生强烈而全面的职业人目标定向:高超的技术能力、敬业尽职的精神、组织和个人生涯发展的理念、职业人的认同和自豪感等。比较突出的是对学生进行忠诚集体、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德国之所以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除了企业拥有完善的质量体系,以及德国工程师的完美追求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德国拥有一套独特的职教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体制举世闻名。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具有了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工,在学校是学生,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企业和学校。学校和企业都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熏陶,如关爱、诚实、公平、严谨、职业责任感、事业心、有候鸟的迁徙性。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保证今后生产的产品达到高质量,服务达到高水平,在社会上具有高信誉,企业具有高效益。新加坡的职教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所采用的“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和工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把“进取心、终身学习、全球意识”列入基本技能,实质上也是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我国职教在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方面与日本、德国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虽然上述发达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职教在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目标、内容、渗透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但它们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育方面是共同的,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