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诊改,不是加给学校的“紧箍咒”

发布时间:2017-01-17 10:07   来源:报刊杂志   作者:千秋业编辑   我要收藏

职业院校普遍建立诊改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引导学校借此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真正成为质量保证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和纽带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进而把服务发展需求的宗旨落到实处;引导师生员工通过科学树立自信、自主确立发展(成长)目标、自觉打造质量改进螺旋,形成网络化联动、多循环改进、常态化运行的质量共治机制,真正实现质量的“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保证,使得人人成为质量的担当者、创造者和享受者。
  学校是质量保证的主体。随着人们对质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和评估的结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但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归根到底要靠质量创造者自身来保证和提升。正是在上述理念的基础上,质量管理专家提出了“零缺陷思维”理论,核心理念是,每一位质量创造者“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这成为我们研制诊改方案的愿景目标和动力源头。诊改把“自我保证”列为主要工作方针,就是强调“我”的主体地位、强调从“我”做起的极端重要性。并且,这个“我”指的是重要的质量生成主体,是质量的设计者、生产者和管理者。联系职业教育实际,质量生成主体主要包括办学者和管理者。在职业院校内部,主要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员工)、学生这五类主体。这是在诊改方案中要求上述主体都要建立“质量改进螺旋”的出发点,也是建立“五纵五横”网络化、联动式质量保证体系的依据。从“我”开始,要从自主设定目标和标准起步。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跟从“上面”或“专家”制定的统一、高大的目标与标准,不顾实际地去追求、去迎合。造成的后果是,抑制了主体创新、助长了作假风气、瓦解了目标作用。因此,不同主体的质量改进螺旋应有不同的内涵,而且集中体现在目标和标准的不同上。主体要敢于、善于为自己设定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提升自己、创造未来。从“我”开始,要落实在制度化、常态化的诊改环节中。工作进行过程中要经常自我诊断,发现异常,及时改进。工作完成后,更要习惯于根据事先设定的目标(标准)做全面的自我诊断。而且,无论总结成绩还是发现问题,主要目的都是找出隐藏于成功或问题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有效改进,直至对目标(标准)做出调整。工作因此而常做常新,学习、创新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于工作全程。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