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 主页 > 文章 > 学校管理 >

苏霍姆林斯基建构的学校文化

发布时间:2017-01-11 11:39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霍姆林斯卡娅   我要收藏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这是我第四次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义踏上贵国土地。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能够广泛、持久、深入地在中国得到传承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能够持续不断地在中国的学校里被创造性地运用,这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
  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是一个会感知幸福的人,但是授人以幸福、感知到幸福,在每个教师、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家庭生活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财富上、物质上是富有的,就是幸福;比如,孩子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许会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他可能以得到自己没有却非常希望拥有的东西为幸福标准;再比如有的教师会认为,他努力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就是幸福。
  面对幸福的五花八门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怎样阐释和实现自己的幸福观呢?他把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创造性实践结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学校创立了一个关于幸福教育的模式,这个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建构一种学校文化:情感文化和需求文化。多数的学校活动中可能都没有这两项内容。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谦虚、自信的品质,这是两种处理不好可能会顾此失彼的品质,必须要有意识地在营造情感沟通、情感互信的氛围中引导和培养,要先让孩子们感知到这种谦虚、自信的品质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要用直观的情感交流唤起他们的这种愿望,当然,这种谦虚和自信是有程度限制的,应当不会超越父母和正常理解的范围。用爱心赢得爱心,用信任赢得信任,用关心教会关心,用尊重教会尊重,等等,这些都属于情感文化的内容。
  另一种文化是需求文化,也叫愿望文化。愿望文化是培养孩子们有帮助别人的愿望或者需求,尤其是在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要注重引导男孩子帮助女孩子,引导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引导孩子帮助比自己弱的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老师,甚至父母。学校、教师要从心灵中唤起孩子们这种帮助他人的愿望,使他们拥有这种需求。所有事情都是从细微之处做起,每天的学习活动、熏陶活动都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内容之上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确建立了这样的学校文化体系。
  第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思想。这种文化是说学校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学校所展现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应当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愿望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管教学大纲一样、教学计划一样,但是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学校。
  这里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老师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这个学校的氛围做了什么。别人只是给这个学校提供最大的物质帮助,只有主人们——老师和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包括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用双手构建的学校环境,才是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学校。在贡献自己的智慧、付出自己的感情、建设自己的学校的过程当中,建设者都会获得一种责任、愿望及需求的满足。
  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对教育的感悟和实践给他的同事们和乌克兰的教师们写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知道,在中国,这本书是所有外国教育译著中发行量最高的;在中国教师那里,这本书也是苏霍姆林斯基众多著作中知名度最高的。所以,像今天我讲的这些东西,诸位也可以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找到它的影子,包括另一本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也有这样的内容。我非常想对在座的和所有的中国同行们说,真心地希望你们在完成自己非常不简单的、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借助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或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言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引发创造性的思考,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如果这些都成为现实,就足以证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了。我也是教育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我真诚地希望能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义与你们共勉。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