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文化建设 >

"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

发布时间:2016-03-02 10:07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季苹   我要收藏

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文化”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

对泛泛而谈的“学校文化”的反思

如果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也是吗?

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界定首先是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的影响的,而恰恰是两种普遍性的对文化的理解让人感觉对学校文化不知所措。

理解一: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理解二: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

可能是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出现以下现象:现象一:学校文化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堆砌。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在教室不足的情况下拿出一层楼还要多的教室作“各种文化”的展室:书画室、院士题词室,还有巨大的由许多间教室组成的动物标本室,一不注意,还以为是在博物馆,忘了是在学校……

现象二:曾到过一所学校,一进校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横幅非常醒目。进到教室,坐定后不久,校长就提出:“您是否能推荐一本关于‘学习型组织’ 的书看看?” 当我们问校长, 您重视教科研吗?大多数校长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真正在行为上重视教科研的校长到底有多少呢?惟恐自己观念落后、文化落后,“科研兴校”、“校本教研”、“学习型组织”等代表先进价值取向的口号,几乎每个校长都会说,可现实是……

在这两种现象中,“学校文化” 处于一种虚幻的、泡沫的状态,这显然是与那个天大的广义的或形而上的对文化的界定相关联的。

可是,我们分明又能感到文化的实在性。正如很多文化学家所分析的,文化带着种族和继承的气味,具有免疫力的味道;它划上一个光灿灿的圈子,将“孙悟空”限制在其中……文化使局面几乎完全如果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那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又是什么呢?

一提学校文化,研究工作者(包括有些实践工作者)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或再加上第四个层面——行为文化。那么,什么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呢?

到学校去,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引起了相应的思考及观点:

现象——

之一:一所面积不大的学校,有假山草坪、有小桥流水,校长赋予了这些假山、草坪、小桥、流水丰富的内涵,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却显得非常拥挤……

之二:一所学校新修了一块很大的草坪。可是,居然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从中穿梭,难道他们就不心疼?当校长找到其中的某个同学了解情况时,该同学说,他在那个楼的五层上课,从楼上下来,经过另外一座教学楼,再绕过这个草坪去上厕所,回来后肯定要迟到。为了不老受班主任的批评,也就顾不上心疼草坪了……

之三:在某校参观时,校长津津有味地给我们介绍学校墙上写着的各种名言警句; 这是谁的话,校长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要将它写在墙上。校长介绍过后,问及几位路过的同学,注意过这句名言吗?欣赏这句名言吗?同学们抓耳挠腮……

之四:很多学校墙上挂着由文化公司特制的精美的文化挂件,有伟人系列,有科学家系列,显得富丽豪华……

思考及观点——

物质文化等于物质吗?不等于。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但却可能是与人隔膜的甚至是对立的。物质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的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制度文化等于制度吗?不等于。制度文化在根本上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度的方式。文本中的制度可能相同,但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 觉得制度没什么用,校长说了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度是定给“傻子”的;制度是经过大家讨论的,因而一旦制定就会被大家自觉遵守……对待制度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使学校制度的执行状态大相径庭。

精神文化等于精神吗?不等于。学校墙上的名言警句可能只是校长的一相情愿甚至是一种强加,也可能是经过全校师生反复讨论的。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中的合理合法性,是人们对待名言警句的态度。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组织的真实的道德与精神状态是不能简单地到组织的某句口号、某篇文章中去寻找的,而必须在组织成员的做事方式与状态中去寻找。有的组织的道德与精神状态在口号或口头上是非常高调的,但有可能其组织成员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很难保证,而相反,一个在口头表达上低调的组织,其成员却可能随时体现着高雅……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吗?是。是如何成为有机整体的?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对待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一致的。具体说,一所学校中物质与人的亲和程度和制度、精神与人的亲和程度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