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中职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时间:2017-01-19 10:23   来源:报刊杂志   作者:千秋业编辑   我要收藏

  专业设置不科学。随意性、盲目性较强,拍脑袋、重复、低水平竞争、仓促上马等现象严重。没有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专业与区域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关度不高。同时,部分学校所开设的部分专业也因缺少硬件、师资、企业或行业支撑,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专业含金量低。
  目标定位不明确。一部分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明确,对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岗位工作标准以及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技能素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同时,专业名称的不规范(即同一专业名称,培养目标五花八门,不同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却完全相同)也反映了部分中职校在专业目标定位上不明确。而另外部分学校在专业定位时,虽然培养目标明确,但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更多的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特点,即学生本身的素质、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及一线普通工作人员的素质需求,目标定位过高。
  专业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由于缺乏企业、行业的参与,课程设置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培养目标,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一是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专业技能缺乏足量的训练,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较弱。二是课程过于复杂,重点不突出,主干不清晰,影响着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获得。三是教材版本单一,缺乏新意,不能有效的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影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四是课程标准过于划一,目标要求强调一致,缺乏特色与柔性,忽视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中职校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教师短缺,且专业课教师中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不多,部分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教改教研改能力受限。同时,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教学质量标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
  专业品牌意识淡薄。近年来,受招生、就业等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中职校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盲目的迎合市场,专业设置多而杂,各专业之间关联性差,且专业替换频繁,专业建设没有特色。一方面导致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的配套满足不了专业变化的需求,出现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各中职校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品牌意识极其薄弱,势必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从而影响到招生和学校的声誉。
  重硬件投入轻内涵发展。部分中职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片面强调硬件投入,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虽投入很大,但投入方向不明确,盲目上新设备、建校园网,实验设备盲目追求高、新,利用率不高。而对于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导致专业建设缺乏后劲,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十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