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校训校风 >

当前校训问题检视与应然追求

发布时间:2017-11-28 13:50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   作者:方健华   我要收藏

一所学校仅仅拥有其物理特征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自身鲜明的精神特征,应不断追寻办学理念与传统的新拓展,促进精神品格的不断内化与物化。
 
     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最直接的表现形态无疑是“校训”。当前,“校训”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手段。广大中小学基于“文化经营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的需要,在精心打造学校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时,努力在“校训”上做文章,出现了不少“形神兼备”的好校训。但是,不少“校训”或割裂于学校历史,或与校风、学风、教风等工作作风混为一谈,特别是“校训”雷同、相互“克隆”现象相当严重。鉴于此,不少学者提出质疑,中小学办学,到底需不需要立校训?理想的校训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校训的价值与功能?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中小学“校训”现状及问题检视

  我国“校训”是伴随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走的是一条从高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下延式发展道路。一开始出现的都是“大学校训”,发展至今,作为现代中小学教育手段之一的校训其重要性逐步被认识。所以,针对一些学者提出的“中小学需不需要校训”的疑问,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现实的问题是不少中小学受“人有我必有”从众心理的影响,或者为装璜门面的需要,大搞形式主义的校园文化,出现了类似于20 世纪30 年代“无校不训”的泛滥局面,校训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各异。大多数“校训”仅停留于红头文件上或校长的口头报告上,师生根本不知校训的内涵,更不知校训设立的意义与价值。一些学校将“校训”大书特书于学校礼堂或公共休息场所,在校园内到处悬挂校训匾额,但表述大多不甚规范,表意不甚明了。高悬校训匾额的校园本应该“肃静无哗”,而“其学生则嘻笑喧哗于门外者”比比皆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约、警示、教育作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校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视与反思。
  
     概括起来,中小学校训问题有如下几种。
 
     第一,校训“内外缺失”现象严重。有学者研究指出,现今中小学种种不良的“校训”现象中最为突出的是:许多学校对自身校训界定不清,把校训等同于校风、学风、教风等工作作风,甚至没有制定校训,存在“外在缺失”的问题;而大多数学校仅把校训作为一种摆设,表面很重视,实则流于形式,缺乏特色,师生大多不知学校校训,存在校训“内在缺失”的问题。
 
     第二,错误地理解校训价值与功能,导致功能“本末倒置”。校训的本义是学校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制定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校训的本质功能或元功能是教育功能。然而,不少学校混淆了校训与校风之间“应然”与“实然”的区别,直接把校训当成“校风、教风、学风”或“学校精神”等来起草。特别是不少学校把校训作为形象工程建设的代名词,将校训的形象功能看成是其本体功能,忽视了其在根本上是为师生服务的这一本质,造成校训功能的“本末倒置”。
 
     第三,校训内容或过于肤浅或过于深奥,同质化、雷同现象严重,且有模式化、泛政治化的倾向。不少校训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名言名句,过于深奥,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更多的校训内容失之肤浅,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团结”“创新”等词语,俗套、空洞,缺乏文化内涵,不能体现校训应有的“自由、民主、独立”精神与个性风格。
 
     同时,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校训要求过高、忽视学校条件的限制、过于理想化等问题,导致校训很难成为学校成员言行的自觉规范,而只能成为漂亮的标语、口号或压在抽屉里的“文件”。
 
     第四,校训表达形式过于“形式化”,很多都是拘泥于“四词八字”的形式,而且口号式、标语化现象严重,仅把校训贴在墙上给别人看、说在嘴上给别人听。从语言逻辑结构上来说,不少校训都存在语义逻辑的交叉、混淆现象,反映了制定者思维的混乱。
 
     第五,学校在制订校训的过程中,往往把校训等同于“校长对于校训的主张”,而且过于频繁地修改校训。特别是现在实行校长任期制,新上任的校长动辄修改原有校训,使校训缺乏应有的继承性,难以形成校训传统,更缺乏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升华。校训制订本应该是发动全体教师、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共同愿景的校训价值认同的教育过程,然而,中小学普遍忽视在校训制订、宣传、执行过程中发扬民主,未走群众路线。而且,大多数校训只针对学生,没有考虑到教师等其他学校成员,校训要求只适合于学生,从而直接影响到校训作用的充分发挥。
 
     上述种种校训问题说明一些学校办学理念的缺失、办学传统的丢弃,说明其对学校目标定位不明确、对学校文化不了解、对办学传统不清楚,必然使得校训流于一般而缺乏个性、流于形式而缺乏灵魂。就其根本来说,“办学理念、精神”的缺失是出现不良“校训”现象的内因所在。
 
  二、作为学校文化符号,校训应该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

  “校训”是一种具有极高探讨价值的文化现象。从深层意义上讲,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学校传统的文化表征,也是对学校精神和办学风格的理性抽象。“校训”应该是符号化的学校教育精神,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文化反映和哲学思考,是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凝练,是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首先,校训应该是学校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浓缩。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校训是一种学校文化符号。校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特殊文化形式,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作为学校的知识表现形式,校训的生成与展现根本无法摆脱学校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纯粹“价值无涉”的学校知识形式是不存在的。校训不是人为随意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领导头脑中理念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与融合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学校的校训总是同这所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识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校训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凝练出来,它是学校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生命力和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学校的文化意识、文化风格、精神风貌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校训精妙的语言表达总是具有鲜明的精神内涵,总是体现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其精神内涵表现的是学校应有的独特办学理念,表现的是对学校发展、对教师培养的深邃思考,而且这种用精当的语言表达展现出来的学校教育理念,总是为学校广大师生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总是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意蕴,进而演绎成“学校经典”,成为学校的“文化名片”。透过这张“文化名片”,我们应能从深层次把握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及其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
 
     其次,校训应该是办学理念的“文化话语”表达与凝练。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和办学传统、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定办学思想和理念支配下的产物。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清晰、深刻把握而积淀、升华出来的,反映学校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策略的文化观念,是隐含于学校思想深处的文化批判意识。只有在一定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中所发生的一切才可能是具有内涵和激动人心的。由于办学理念关注的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发展条件及其态势,其始终具有强烈的自我否定和批判精神,成为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从而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变得有意义。因而,作为办学理念的一种“文化话语”表达或展现方式———校训,应该是一所学校对自己发展需要、条件及方向的深刻把握与思考的凝练。
 
     虽然每所学校的校训都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这当前校训问题检视与应然追求样或那样的优势和不足,但它应该包含有对自己学校发展的个性化思考,这种学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正是其文化价值的体现。“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1]从这一点来看,每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传统的个性化话语表达与凝练。
 
  三、作为学校精神追求,校训应该是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

 
  办学理念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理性思考及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是精神向往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而校训将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具体化,用人们可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指导教育实践。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它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作为学校自我文化意识缩影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灵魂所在。
 
     首先,校训应能折射出学校所特有的教育哲学思想。作为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具体表达的校训,它本质上是学校的文化意识、精神风貌、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的“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练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校训,则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从一所学校的校训中,应能清晰地看到这所学校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其教育哲学的理性光芒。
 
     其次,校训应能统一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追求。校训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成的,是对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也是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校训,它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从校训中我们应既能看到学校的历史轨迹,又能看到其现实追求;既能看到其优良传统,又能看到其创新的硕果,感受到其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
 
     最后,校训应能融合学校的崇高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训是办学者以继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作为文化层面的校训更具有伦理、科学、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格。人们从校训中既能切实感受到办学者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办学者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其透射出的报效祖国、改造社会、关心社会进步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概言之,作为学校精神追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文化风格,富含了学校的读书明理、陶冶情操、重视德性、崇尚学问等学校人文精神,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是学校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所在。
 
     尽管学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即“学校精神”,而这个“学校精神”中的“精神”就是校训。在学校精神层面上,校训更多地是在诠释一所学校的个性。学校精神是学校灵魂之所在,而校训则是学校灵魂中的“灵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训应该是学校理念与精神灵魂的具体化。
 
  四、作为学校办学目标,校训应该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
 
  校训是一种“应然目标”。作为以培养人为旨趣的机构,“学校的目的应该囊括更为广泛的人类所关注的事物,它们应该反映普通生活的重要方面”。学校在办学目标方面的理念与追求总能够通过校训表达出来。作为学校的总体目标,校训是办学者及师生所共同追求愿景的精练概括。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校训,应该能够充分反映出办学者的独特理想,即在表述上能够充分地传递出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方面的个性化追求。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价值和功能的根本就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建构。鉴于此,办学者总是把校训作为对学习者的总体要求,表达其寄托于学习者身上的精神追求,它超越了具体学习活动方面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了对于学习者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人生价值及社会责任等人格方面的理想设计。
 
     当然,校训还应包含办学者对全校教师的人生态度和敬业修德等方面的追求。从校训产生的过程来看,校训的确立应该采用民主集中的方式,把确立校训的过程作为提升办学理念、铸就学校精神、端正办学思想、建设校园文化和形成共同追求的过程。学校应该广泛地吸引师生参与,层层组织讨论,力求达成共识,使校训产生的过程成为形成共同愿景的过程。即使是一些校训由办学者通过讲话、著文或引经据典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也应该为全校师生所自觉认同并内化为个人目标,并且在薪火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校训以新内涵。事实上,校训一开始往往只是由一个想法、一种理念激发生成,但当它为全体师生认可接受,作为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时,就成为一种真实存在。
 
     从本质上讲,“校训”表达了办学主体的一种愿望,体现了办学主体的目标选择。校训所蕴含的学校共同愿景,其本质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描述的是一个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现实可信的学校发展图景,体现着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内心追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学校的共同愿景,作为师生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真实存在。作为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真实存在的学校共同愿景,是校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校训文化形成的基础。
 
     当然,学校共同愿景与校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共同愿景深刻地影响着校训文化的凝练与形成,而成熟的校训文化对共同愿景又具有“反哺”作用,使之在文化力的作用下得以“化成”。
 
  五、作为学校“座右铭”,校训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形而上”的,总具有抽象性和丰富的内涵,为了能够便于师生正确把握,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具体的表现形态来展现和表达。一般而言,校训表述的语义与语气都比较豪迈,能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师生的士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校训应该发挥其“座右铭”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校训作为学校特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训语,是办学者对全校师生作出的一种群体性导向、规诫和劝勉,体现了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是广大师生的座右铭和精神规范,是师生行为规范的律条,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育人理念。
 
     作为学校的一种精神规范,好的校训可以激励广大师生立志成才,胸怀天下,报效祖国。
 
     当然,“校训”有别于学校具体规范(校规),它是一所学校的总体价值取向和共同的精神规范,而不是具体的行为规范与要求。校训之于全校师生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它不是“干巴巴”“教条式”的说教与强迫,而是“春风化雨”般的文化熏陶、涵化与浸润。对师生的发展而言,耳熟能详、沁人心脾的校训其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校训之于全校师生精神世界建构的营养最为丰富。事实上,校训的精神和理念往往深深刻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体制、办学风格、活动仪式、教学管理、学生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学校行为之中,也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成为学校师生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它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理想的校训是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价值理念与追求,应该能够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传统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具体化,用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指导教育实践。以格言和座右铭形式表达出来的校训,应该是师生道德规范和行为特征的高度反映,应该是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浓缩,应该是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高度概括,应该是办学者个性和学校特色的高度体现。概言之,校训是一种深刻的学校历史文化积淀,是一所学校的应然之风。“校训”与“办学理念”二者是一种“表里关系”:办学理念和传统往往内在地集中体现于校训中;校训应该是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表现形式和有效载体。同时,办学理念又指导校训产生与发展,办学理念与传统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效延伸便形成理想的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