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职教战略 >

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28 14:08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郭静   我要收藏

2016年12月13日下午,“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专题论坛在福州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承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协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到会致辞,并为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信息化建设”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人员颁发获奖证书;部分获奖嘉宾及论坛特邀专家围绕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开展交流与讨论。

  论坛上,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教师车菲以“基于IPAD的职业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为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伦洪山以“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为题,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庄鹏姬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为题,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毛峰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VIS设计》教材建设研究”为题,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授许建民以“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及保障对策”为题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室主任刘义国对嘉宾发言进行点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义兵以“走向深度学习: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方向”为题做主旨报告。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尹鸿祝主持。

凝心聚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的理念达成共识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建设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和教材质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和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车菲认为,中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此次课程改革不仅涉及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对数学等文化基础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既是课改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提升职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庄鹏姬认为,“服装生产管理”信息化教学改革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运作的无缝对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出既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又符合现代企业信息化生产要求的优质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毛峰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VIS设计》教材正在突破传统媒体范畴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向多维度延伸。《VIS设计》教材编写应逐步减少应用系统程式化的规范设计,体现动态化、交互性、适应性的信息化时代特征。

  伦洪山认为,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可有效变革课程教学结构,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随时随地移动式学习,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教材融合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5位代表分别结合自己探索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和教材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交流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教材编制与应用的创新方法与实现路径,并对运用信息化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车菲认为,传统教学中,对于该内容的设计常常采用导入环节。教师叙述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新知环节教师引领公式推导并板演过程、练习环节学生在本上完成教材习题等方式进行,而在信息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无论是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手段都有了较大变化。

  车菲指出,上述应用IPAD所做的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第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三,实现即时评价和反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双向互动。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成本和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普及需要一定时间。

  庄鹏姬认为,“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可分为“独立式课型”,如各种生产制单的制作、样衣的质量审核、样衣的试穿等;“综合式课型”,如市场调研、供应商实地勘察与选拔、生产中期查验、尾期查货、处理质量投诉等。独立式课型通常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示范教学,运用看图软件进行描述性教学,利用投影仪放大实物细节;而综合式课型经常运用视频教学替代与拓展实地现场观摩,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现场气氛,为案例教学法铺路,并建立主题教学网站。通过在教学中有效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的以听为主转变为视、听、论三方结合;学生学习模式由单一的从教师课堂板书中学习,转变为听教师讲、师生间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模式;知识传播方式由教师输出、学生接收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构建新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由被动地“要我学”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学”。

  许建民指出,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层次、学校层次与专业层次之间应该有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应遵循5个原则,即推进5个对接、体现职业特征、发挥核心专业优势、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和注重系统设计的原则。在具体实践中,该校构筑了“校企—专业群—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三类平台、一个中心”,形成市场营销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3个平台即专业群平台、各专业平台、分类课程平台。专业群平台用于学生实践训练、教师教学研究、其他专业学生拓展营销知识、同行院校相互借鉴、可服务于区域服务业和行业企业的平台。各专业平台包括专业性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业要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还要包括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市场竞争状态、市场营销资料、产品技术状况等资料。分类课程平台分为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综合共享网站、专业群核心课程网站、各专业模块课程网站、专业群互选拓展课程综合共享网站等。

  毛峰认为,VIS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辅助图形等。基础系统是教材的核心部分。教材建设需要更多地注重基础部分元素的兼容性,使其不但能适合各种规格尺寸的印刷媒体、不同分辨率的电子显示模式,还要制订其动态效果的使用规范。在教材应用系统部分建设中,事务用品系统是企业对外的重要媒介,教材编写要加强对电子化设计内容的规范;环境导识系统使企业内外环境秩序井然,液晶屏和投影设备要广泛使用在该系统中;服装服饰系统能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体现企业整体实力,教材中要更新服装制作工艺,并关注服饰风格流行的变化;广告宣传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也是推广企业视觉形象最直接的方式,教材要加强这部分知识的编写;公关礼品系统是促进企业公共关系的有效媒介,教材设计需紧跟时代,贴近生活;交通运输系统活动范围广,它以流动的方式传播企业形象,教材要突出信息化特征,规范设计内容。

  伦洪山以“电子CAD”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校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电子CAD”课程是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校建设立体化教学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包括编制纸质教材、制作电子教材、录制教学视频、编写习题库、建立课程网站等5个方面。《电子CAD》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首先,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信心,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次,一线专业课教师在建设立体化教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促进了教师理实一体化设计理念的转变。再次,与课程知识、技能相关的企业合作、交流更密切。

未来展望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的着力点与发展趋势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学生的发展是核心,教学与教材的内容设计是重点,信息化是手段,教师的能力是关键。

  车菲提出,第一,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应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力固然重要,但实效性才是根本。并非所有学科、所有内容都需要信息化,“用不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应逐渐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第三,教师是信息化教学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最大的阻力,要加强对教师理念和实践的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庄鹏姬指出,作为21世纪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对时代的发展有敏锐的触觉,做好“两个密切关注”和“一个积极整合”:即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向,及时更新教材;密切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进行最优化整合。

  毛峰认为,信息时代教材创新必须坚守3个重要理念,第一,不论时代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展,理念识别始终是VIS设计的灵魂与根基,教材建设时必须以理念识别为指导思想进行教材建设。第二,信息化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也不能轻易地否定任何一种媒介模式,传统媒体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毋庸置疑。第三,新技术革新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多的思考维度。高职《VIS设计》教材建设,需要在民族文化的基因上走出与时俱进的新道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义兵指出,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负面的影响:过分的虚拟仿真,应试式的教学平台运用,泛滥的微课、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不追寻理论支持的创客教育……教学以完成一系列任务和活动为导向,学生对为什么进行这些活动缺乏理解和掌控,浅层学习已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最大陷阱。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方向是走向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具有“三个特点”和“三个策略”:“三个特点”即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职业院校的目标需求、人员特征等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实现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内容知识三者的统一整合;要更加突出合作性、探究性特征,实现个人建构—小组建构—班级建构的3层转换。“三个策略”首先要学习设计,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技术,最后要进行科学评价。

  论坛发言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实践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应用相互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论坛站位高、理念新、效果实、收获大,对于结合具体工作进行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