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校训校风 >

"活校训"会跟随学生一辈子

发布时间:2016-03-02 10:08   来源:中国德育   作者:苗作斌   我要收藏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校训一般化的问题,而是一些学校以为自己校训过于一般化,纷纷改校训,造成不必要的思想波动甚至混乱。学校领导应当把兴趣和注意力放在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校训的要求上来,使校训“活”起来。

校训是什么

就像人们常常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格言、警句作为自己信奉尊崇的座右铭一样,许多学校也常常精选一句或几句言词作为校训。这是我国学校的一个传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校训是什么?正如有的文章指出的,校训是对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励行的。一个好的校训,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的、地域的文化积蕴和精神。

曾经有一个时期校训不怎么提了,近些年来又在学校中时兴起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大概看到它的作用,将其同校歌、校服、校旗并列起来。于是,走进每所学校,抬眼就会看到或书写于教学大楼之上,或矗立于校门之前的校训。我见过一些,有的很好,既生动又深刻,一下子就留在脑际;但相当多的很是相近和雷同,缺乏特色,这些校训的内容含义都挺好,但给人的感觉太一般,不仅看不出各学校自己的特色、风格,而且还让人觉得,制订校训很容易,似乎挑选几个好的字眼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行了,用不着考虑自己学校的地域、传统和师生的实际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校训大量雷同的情况呢?我想不外乎有如下几种原因:一是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方针、基本目标都是一致的。有些学校领导只看到这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基本精神、共同要求在不同学校的表现形式、实现形式、侧重点是多姿多彩的。校训在反映国家、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之时,必须带有学校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如果是千校一面,各校仅是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有关法规、守则和教学大纲就行了,又何必多此一举,要有一个校训呢?二是对校训的理解还停留在最基本的表层,以为挑几个好听的字眼就行,而且要多几个字词,以示“全面”。好字眼并不等于好校训,它们之间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划上等号的。校训,应当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富于鼓动性、激励性、号召性和实践性,是一所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育“四有”新人、树立良好校风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只有生动、准确、集中地把一所学校所处的地域、所具有的历史传统和师生的状况及特点都反映出来,才能成为全校师生铭记在心的行动原则。好的校训不都是这样的吗?

校训的字数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一般以简洁、概括为宜。如前面提到许多学校皆选取的“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等,其最基本的要求、基本精神都是相通的。要做到创新,必须先求实,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在创新过程中既要勇于解放思想,进行大胆探索,又要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和埋头干实事。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校训中凸显自己的重点要求。我在南方一个市郊看到一所中学的校训为“笃行”,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并且马上想到了它的出处——《礼记•中庸》一书中的几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给广东大学——现在的中山大学亲笔题写的训词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我没有觉得单提“笃行”片面,相反,却感到它有极强的针对性,要求集中、鲜明,犹如抓住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实践,只有努力去做,才能使知识产生力量,精神化为物质,理想变为现实,创造出美好的生活,造福人民。“笃行”两字,言简意赅,能让人记住一辈子。

校训应写在哪

校训应成为学校的风格,表现出学校的风格,犹如一提到“南京路上好八连”,就想到他们的勤俭节约、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一提到大庆,就想到艰苦奋斗、“三老四严”的精神,这是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由此我想到,校训不应只写在墙上,更应写在校长、教师的身上。如果校长、教师身上体现了校训的要求和精神,那么,学生对校训的印象就会具体而深刻地印在脑中,这是不言而喻的。陶行知之所以被尊为大教育家,不仅因为他有许多精辟的教育主张,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身体力行。我曾向一位学校领导请教有关校训的问题,他明确告诉我,校训首先是对学生的要求。我以为,这显然是不妥的,如果校长、教师对校训既不理解也不践行,只一味要求学生,学生还会认真对待校训吗?

学校领导、教师只有认真按照校训办,才能在学校树立起好的风气,才能使校训在广大学生的心中扎根,成为鼓舞、引导其一生发展的座右铭,成为一股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成为校园里持久稳定而时刻发挥作用的重要文化因素。 

校训的问题在哪里

上面的文章是我有感而发于1995年。时过9年,即2004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有关校训的报道,文章说,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对50所小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有49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用词偏窄、要求趋同、风格相近,雷同化、口号化现象严重,同时调查者还对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了访问,多数人说对本校的校训了解很少,甚至还有人一无所知。报纸同时刊发了一篇短评——《学校应有个性》。看过报道,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教育部门注意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这点很好。但是,我们却缺乏深入研究以求得正确认识和解决方法的渠道。这一点从报纸的后续报道中看到了一点端倪。后续报道说,有的校长看到前面那篇文章后,认为自己学校的校训不好,便马上改掉,难道换了一个新校训。且不说这个新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提出并非是自觉的,而且也是一般化的,就从工作角度看,难道换个校训问题就解决了吗?作为一个校长,他换校训之前,必须想清楚这些事情:原来的校训是怎么定的?当时有什么考虑?这些考虑是否恰当?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努力贯彻了?如果贯彻了,效果如何,反映如何?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好,原因在哪?是因为校训本身有问题,还是工作方式有问题?只有把类似这样的问题弄清楚了,校长的工作才是自觉和扎实有效的。如果仅仅是看到一篇报道就认为自己学校的校训不好,就改掉另换一个,而丝毫不触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认识上的盲区,也不做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那还是停留在字面上,做表面文章,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由此,我对校训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认识,于是写下了一篇有关校训的文章。我还向《中国教育学刊》建议,在发表时最好加一个按语,以期引导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注意。他们同意并写了按语,针对一些学校忙着改校训这一情况,指出“当前尤应避免一窝蜂似的改校训,切忌重外在形式、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做法”。按语于2005年1月刊出。

事情到此似乎并没有完。又过了3年,2007年7月,《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篇关于校训的报道,这次调查对象不是小学而是大学,文章标题是“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大学校训,为何似曾相识”。报道说,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师生中的认同程度降低,感召力不足。在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其中,带有“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任意一词及以上的,有147所学校,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另外,有8所学校的完全一样,有27所学校的其中四个词一样,只是先后的排序有所不同。此篇报道与2004年9月的报道相比,增加了专家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由此可见,校训的一些问题一直存在。我觉得,这很值得教育理论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和思考。如何认真研究它,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是主题和正事,不要简单、随便发几点意见、评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