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位置:管理首页 > 质量管理 >

论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2)

发布时间:2016-03-01 18:03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刘晓欢刘骋   我要收藏


 
二、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
 
(一)制定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原则

 
1. 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以社会所需职业技术、技能作为主要培养或训练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是否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能否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2.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强调对学生从事现代职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正确的行为方式、对工作和企业的责任心、遵守纪律的品质和质量意识以及通过职业能力储备来适应未来社会、经济、技术变化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也应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来制定。
 
3. 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
 
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往往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大量的具有熟练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正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可见,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应成为评价职业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
 
(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构成
 
根据职业教育质量目标的要求,其质量标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它规定了培养对象的具体质量要求;二是职业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包括对整个教育服务过程中诸多环节的质量标准。如图1所示。
 
 


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其中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的核心特性是综合职业能力。笔者认为,应建立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适应的国家职业能力标准,以此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框架如表1。
 

 

排除行业和专业的因素,这4个职业能力等级的要求为:
 
1级:在直接指导与定期检查的环境下工作,能完成常规任务和熟练操作,具备某一常规操作性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如初级工等)。
 
2级:在有限指导的环境下工作,能基本独立地完成需要作出选择、判断的任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运用某些领域的较深的知识和较广范围的技能,并能适应一定范围内的岗位变化(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
 
3级:在没有具体指导的环境下按计划工作,能独立完成常规和非常规任务,具有一定的计划、预算、协调能力,并能对他人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具备胜任较复杂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能灵活运用一定领域的较深的知识,并能依托本专业知识向相关领域渗透,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如技师、业务主管等)。
 
4级:在没有指导的环境下根据粗略计划工作,能独立完成各种非常规任务,具有计划、预算、决策的能力,能承担对他人工作及岗位职能的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全面负责的义务。能自学并掌握一系列知识与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适应技术含量高且业务复杂以及高度变化的工作(如高级技师、部门经理等)。这一框架中提出的4级职业能力等级可与国家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如表1所示)。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还应考虑行业和专业因素,将不同职业能力等级要求具体化。
 
2. 职业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
 
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是指学校教育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社会和学生要求的程度。这些要求包括社会(国家、用人单位等)对人才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就业的要求等。具体来说,学校教育服务的质量如何,主要看学校向学生提供的教育设施、设备和环境,能否保证按照社会需求向学生提供合格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能否满足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
 
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标准包括:教育管理质量标准、教育过程质量标准、教育服务效果的标准(顾客和社会满意度)等。
 
教育管理质量标准是一种工作质量标准,即对教育、教学和服务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教职工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质量的依据。它的对象是教职工的工作、操作或服务程序和方法,具体包括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质量考核等方面的标准。
 
教育过程质量标准也可称为教学质量标准,它是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规范的一种标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教育过程质量标准的核心部分。教育服务效果的标准—顾客和社会满意度代表了职业教育服务对象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评价。其标准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如毕业生就业率、
 
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学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占地位和社会信誉程度,如每年招生数与报名数的比率、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工作以后对学校的评价;在校学生与家长的满意程度;学校教育符合国家要求的程度,如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等。